川观新闻评论员 郭韵

近日重庆燃气一则"人死了会赔"的售后回应,让公众尝到了"呛喉"滋味。面对用户质疑燃气表异常抖动的投诉,工作人员竟脱口而出冰冷话语,恰似一瓢冷水浇在民生关切的热锅上。

当用户怀着焦虑拨通热线,期待的不仅是消除隐患,更是对安全忧虑的共情回应。工作人员要做的理应上门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却不仅回复不及时,还说出“死了国家会赔”如此冷漠荒谬且不负责任的回应,严重缺乏职业道德,气炸了业主和网友。这让公众对燃气公司的培训管理和服务产生了严重质疑。

事件在网上发酵后,燃气公司虽上门道歉并更换了漏气的燃气表,但公司对于涉事人员仅罚款1000元和培训一周的处罚,在很多人看来过于轻微,难以起到警示作用。特别是企业声明中"个别员工不当言论"的定性,仍显露出归因逻辑的偏差。从工作人员应急培训缺失到公关回应模板化,以及投诉追踪机制滞后,这场风波实则是系统性服务短板的集中暴露。

这两年关于重庆燃气的负面新闻不少。从去年4月被查处后不到一年时间,近期重庆燃气再次因违规抄表等问题整改不力被通报处罚,包括这起事件,都暴露出公司管理不力,反映出工作人员在安全责任和服务意识上的严重缺失。希望相关人员深刻反思,真正来一次刮骨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