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
2月18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节养生需注意些什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全科医学科·中医经典病房主任冯文战表示,雨水节气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
雨水节气养脾“秘诀”有四招
捂住下身:雨水时节,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建议大家不要过度减衣,可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半身,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多食粥汤: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千金月令》曰:“正月宜食粥”,雨水前后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
摩腹提肛:春季当以保养“阳气”为主,睡前摩腹提肛,有助于养护体内的阳气,达到运脾固肾的效果。摩腹应仰卧,以肚脐为中心,手掌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200次,有利于促进消化,提高睡眠质量。提肛锻炼宜平躺,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匀和,吸气同时用“意”提起肛门及会阴部,肛门紧闭,腹部稍用力向上收缩,屏住呼吸稍停2~5秒,再放松并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慢慢放松。这样一紧一松做9次,长期坚持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饮食以平: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风多物燥,食物以平性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雨水需多吃“三菜”
吃春笋:雨水节气,正是笋最鲜嫩的时候。春笋虽然性味偏寒,却有一种生发之性。从营养学角度看,春笋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春季吃笋,在疏肝理气的同时,还能润肠通便。
吃豆芽:豆芽的生发功效,既顺应阳气生长的时令特点,又可以健脾化湿,调理因春雨连绵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湿困脾胃证。豆子“变身”为豆芽后,维生素含量有所提高。原本含有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会降解成小分子。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又不易引起胃肠胀气。
吃韭菜:韭菜在四季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春则香,夏则辣,秋则苦,冬则甜。韭菜叶热根温,生吃可以补血、行血;熟吃可以补中健脾,中医称为“肝之菜”。春天韭菜最鲜、最嫩、最应景,最有助于我们疏肝理气。
雨水节气推荐三道养生食谱
砂仁鲫鱼汤
配方: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其功效有醒脾开胃、利湿。
金橘山药小米粥
配方:金橘20克,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
做法: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其功效是疏肝健脾。
银耳粥
配方:银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这道菜具有补脾养胃、益气生津的功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