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品、主题陈设、沉浸消费……在合肥,陆续开业的首店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首发经济”成为城市竞争力、商业魅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合肥市对首店经济高度重视,将首店经济作为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2月11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24年全市新增超270家首店,不仅涵盖了餐饮、零售、娱乐等多个领域,还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新业态、新模式。
流量大
首店成商场新晋“排队王”
“太难买了,排了三小时队终于等到!”为了喝上一杯合肥限定咖啡,小张和朋友早早来到miracle coffee安徽首店门口排队,三小时后,小张和朋友终于如愿以偿拿到“战利品”,举着杯子仔细摆拍,心满意足地离开。
今年1月18日,在合肥市蜀山区万象城,安徽首家Apple Store零售店正式开业,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商场外。店内不仅陈列各种最新产品,还设有不少免费课程,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体验。
农历新年前夕,众多品牌新店赶在年前扎堆开业。其中,卡芮塔CARITA安徽首店、OONE CCUP安徽首店等多个品牌都赶在春节前开业,在新春消费旺季期间,迎来客流高峰。
作为“流量收割机”,首店被称为商场里的新晋“排队王”,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近年来,各类品牌首店纷纷落户合肥,为消费者带来更新奇、更多元、更具国际范的消费体验。其中,BOTTEGA VENETA(葆蝶家)、Chaumet(尚美巴黎)、Le Fame(拉飞姆)等60余个国外品牌首入合肥并开设门店专柜,方程豹、仰望、吉利银河、小米汽车等多个新能源汽车新品牌在合肥首开线下门店。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共吸引160余家品牌首店落户合肥,2024年又有超270家首店正式开业,不仅涵盖了餐饮、零售、娱乐等多个领域,还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新业态、新模式。
载体优
合肥商业载体爆发式发展
作为首店的承载主体,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自然当仁不让,首店品牌的入驻实现了一场新业态与新场景的“双向奔赴”。
从望江西路一路向西,在合肥高新区宗济路与晓译路交口,大象星光集商业街区即将建成,预计于2025年3月正式开业。作为开放式商业街区,街区将大面积引入自有主理人品牌以及外部主力店,从而精准满足消费群体需求。
去年年底,合肥银泰in77项目正式开业,该项目地处蜀山区天鹅湖文化商务区,商业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紧邻天鹅湖畔、绿轴公园。据了解,合肥银泰in77业态覆盖名品、零售(户外运动,美妆,服饰)、餐饮和生活配套,其中首店引进率达到30%,包括音乐派KTV、左稻、山野板扎、苏小柳、小江溪等。
2024年是合肥商业载体爆发式发展的一年,众多的特色商业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接连开业,如坝上街吾悦广场、新粮仓KUKUPARK、包河万象汇、杉杉奥特莱斯、银泰IN77等,仅包河万象汇5月份就有58家品牌首店开业,焕然一新的街区商场为首店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载体空间。
政策好
落实奖补政策 动态跟踪服务
首店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背后政策的有力支持。
市商务局体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借鉴先发城市经验做法,研究制订了“支持发展首店经济”专项政策条款,对当年新开业的中国首店、安徽首店进行综合考评,分档给予首店20—50万元资金奖励。目前已完成2023年度开业首店的综合考评,拟支持奖补资金460万元。
“同时,我们也持续做好首店落地的动态跟踪服务,聚焦载体招引。”该负责人表示,与重点大型商业设施建立紧密联系,鼓励银泰中心、万象城、淮河路步行街等大型商业设施积极招引优质品牌首店,通过租金优惠、与品牌方联营等多种方式促进品牌落地,近两年仅银泰中心、万象城便有超150家首店正式开业。
在2025年推动首店经济发展工作中,市商务部门将聚焦三个重点:一是聚焦政策驱动,激发市场活力,继续研究制订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的首店政策;二是聚焦品牌招引,丰富消费场景,推动载体与品牌的双向奔赴;三是聚焦活动引流,活跃消费氛围,助力大型商业设施销售增长。
文字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实习生 吴恬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出品| 财经眼融媒体工作室
一审 | 韩洁;二审 | 束芳;三审 | 周军
合肥日报继续给粉丝送福利啦!
2月10日至2月23日期间,凡在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留言区进行留言且将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设为星标的读者,我们将选出留言精选次数最多的4名读者,赠送合肥日报与百武西联名出品的价值199元的T恤衫一件。(奖品需自行领取,不在合肥本地的粉丝可以到付方式邮寄)。
加入粉丝群方式
↓↓↓
在微信公众号聊天对话框输入关键词“粉丝群”加入合肥日报粉丝群※活动最终解释权为本报所有,如有疑问请加入粉丝群咨询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