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 范芮菱
残疾人朋友出行方便吗?成都市内无障碍设施建设还存在哪些不足?11月14日,为促进成都市内无障碍设施建设, 30余名残障及爱心人士共同出行,进行了部分道路、地铁、车站内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体验调查。
“你好,这里有残疾人需要下来。”在玉双路地铁C口,二级肢体残疾人孟慧按响了“呼叫按钮”。由于该地铁站没有配置直升电梯,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只能通过C出口的斜坡升降平台进入站厅层。
13分钟后,孟慧进入了地铁站厅层。她表示,虽然乘坐升降平台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但是速度确实不快,“一次只能乘坐一名轮椅乘客,花10分钟左右。如果有多名轮椅乘客,那就得用几十分钟。”
玉双路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空间有限,该站目前还无法安装直升电梯。“等到明年换乘线修好,就会有了。”
本次体验活动中体验小组发现,在成都东客站B1到达层,并未设置通往东广场的无障碍电梯。这就意味着,想去东广场乘坐客车、公交车的轮椅乘客需要从西广场出站绕行,而东西广场的距离相对较远,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十分不便。记者跟随体验小组尝试了这样的绕行方式,花费了40分钟左右。
此外,体验小组还注意到,出东客站地铁口后,看不到明显的无障碍设施标志。而在1F站台层的L3号直升电梯,由于无障碍通道坡度太陡,乘坐手动轮椅的乘客无法顺利到达电梯口。
对于以上问题,东客站工作人员表示会在后期进行改善跟进无障碍出行的软措施,包括增设标志、培训员工意识等。若在车站遇到困难,可拨打服务台电话86484659,工作人员会及时提供帮助。
“大众对残疾人无障碍出行的观念还是较弱,如单车占盲道、无障碍设施少、标志不明显等。本来就相对敏感、弱势的残疾人如果不能得到安全、便捷的出行保障,只会越来越不愿出门。”成都市残疾人联合基金会宣传维权部主管祝强表示,希望通过一次次的无障碍出行体验活动,督促成都市内无障碍设施建设得到改进和完善。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以后中国的基础建设,就应该用残疾证参与审批验收,这样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关爱残疾人,
方便
厉害了
关爱残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