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春管春耕由南向北全面展开。农业农村部要求,强化全环节技术指导,组织专家揭榜领办样板田、农技人员进村包户,开展单产提升大培训,全面提高增产技术到位率。针对春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中国三农发布策划了《“三郭”话春管》专栏,采访了三位小麦专家郭文善、郭天财、郭进考,为大家答疑解惑。
小麦拔节期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强调良种要跟良法结合?中国三农发布对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天财进行了专访。
“生也小麦,死也小麦”
3月23日,郭天财来到河南赛德种业育种田。年前,他已经来看过几次了,这次他又来到这里,查看小麦生长情况。郭天财嘱咐他们,小麦拔节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马上还要降温,这时候一浇水,墒情好的话小麦可以防冻。
郭天财走到田里查看墒情,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尺子进行测量,发现这个小麦第一节比较长,有5厘米,将来要注意防倒伏。株高有43厘米,整体来说苗还是比较正常的,没有纹枯病。
郭天财说,搞“三农”工作必须有情怀,“我这是不是‘生也小麦,死也小麦’了,反正这一辈子就‘嫁’给小麦了。” 看着小麦丰收了,他的心里边就非常愉悦;小麦减产了,心里就很不是味儿。
让大灾之年少减产、小灾之年保稳产、无灾之年多增产
看完育种田,郭天财来到丰德康种业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这里有20个河南省主推品种。郭天财查看了土壤墒情,目前上面土壤较硬,但下面墒情还不错,一握成团。
郭天财介绍,旱寒交加,小麦容易遭受冻害。根据现在的情况看,目前河南省的墒情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宁可把形势估计得严重一点,有备无患。
郭天财说,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能让大灾之年少减产、小灾之年保稳产、无灾之年多增产,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良种、良法相结合,把品种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在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的一处麦田, 郭天财强调,良种要跟良法相结合,因为没有万能的 品种,它都有优点、缺点。我们 通过栽培技术措施良种、良法相结合,把品种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把品种的缺点克服了,这样就能够实现高产高效了。小麦春季田管好不好,一亩地相差一二百斤完全是有可能的。 种地过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是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地下有传感器,种地用上了高科技。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第二天一早,郭天财又来到了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翟坡镇任小营村,种粮大户马有勇热情地与郭天财打招呼。郭天财认真查看了麦田,他嘱咐农户,第一要注意防治纹枯病 ;第二个就是“倒春寒”要来了,需提前浇水。
谈起被农户亲切地称为“郭小麦”,郭天财表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对我最大的认可、最大的褒奖、最大的鼓励。” 然而,这位已进入“古稀之年 ”的专家却谦逊地说:“我做得还很不够,我还是不敢停歇。”
郭教授奔走在田间地头,坚持开展小麦调查研究和技术指导工作。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个要求:
一是给各级领导决策指导小麦生产当好参谋。
二是为农民种好、管好小麦,做好技术指导。
三是“传帮带”,把他50年从事小麦研究积累的经验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学农、爱农,成为“三农”优秀人才。
当人们道一声“郭教授辛苦了”,他总是笑着回答:“不辛苦,为了小麦丰收,为了大地丰收!”这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位农业科学家最朴素的心声。
记者、编导、视频剪辑|范远东摄像|梁贵权编辑|崔竞旖主编丨蒋琳、黄莉
监审丨钟倩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