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家长朋友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春天长得更快吗?”“补钙能直接长高吗?”这些都是家长们咨询较多的问题。本期《医生有话说》,我们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在春季帮助孩子长高。
本期话题
儿童长高助力指南
本期栏目,来自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遗传与内分泌代谢科的副主任医师龚春竹,就为大家系统解析一下儿童身高增长的规律,帮助家长朋友们科学助力孩子长高。
为什么孩子春天生长速度更快?
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春季的生长速度比其他季节快,确实存在这个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光照激活生长轴。
春季日照时间延长,紫外线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提升钙吸收率,相比较冬季来说提高了3倍;同时日照抑制褪黑素分泌,刺激了生长激素释放。
2、代谢进入活跃期。
春季气温回升促进血液循环,孩子的生长板软骨细胞分裂加速,也就加速了身高的生长。
3、运动量增加。
春季气温事宜,孩子户外活动增多,跳跃、拉伸等运动产生机械应力,刺激骨骼微损伤修复和纵向生长。
科学管理 把握孩子生长黄金期
孩子春季“加速”生长发育是建立在全年科学管理基础上的,不能依赖单一季节进行“突击”。如何把握好春季生长黄金期?这就不得不说“四好”助长方案——吃好、睡好、动好、心情好。也就是从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管理几个方面助力孩子长高。
1、营养:构建骨骼的“黄金三角”为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在孩子身高发育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
● 蛋白质:不同年龄阶段蛋白质的需求量有所不同,按照孩子体重计算,每公斤需补充的量为:婴儿每天需要大约1.5~3克/公斤;2-5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大约1.5~2克/公斤;6-17岁的青少年每天需要大约1~1.5克/公斤。其中肉、蛋、奶为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 钙:在我国人群日常饮食中,含钙较高的食物主要包括深色绿叶蔬菜、豆制品和奶制品。青春期前每日补充量为800毫克,青春期为1200毫克。每天每个孩子至少喝3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每天大约300-500克的蔬菜。
● 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D不足最推荐的方法是晒太阳,日照不足时,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D缺乏。如果孩子的身体检测结果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根据医嘱进行适量补充。
2、运动:纵向应力刺激骨骺。
孩子每天应进行4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推荐跳绳(每分钟70-100次)、篮球、摸高跳。要注意避免负重运动(如举重)和过度拉伸,避免损伤生长板。
3、睡眠:抓住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深度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量占全天的70%。建议学龄前儿童晚上8点前入睡,每天睡眠时长10-13小时;学龄儿童晚上9点前入睡,每天睡眠时长9-11小时。
4、情绪管理:减少孩子压力。
孩子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影响长高,所以要营造轻松、健康的家庭环境。
目前有许多家长也在关注生长激素治疗。对于身材矮小的孩子,生长激素治疗可能有效,但是能否应用生长激素,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规律随访。
在日常生活中,希望家长朋友们能确保孩子饮食健康、生活作息规律,督促孩子运动,保障其身心健康,有效助力孩子长高。
医生有话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科学告诉我们多数疾病是由生活观念、个人习惯、文化知识以及个人素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些因素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
四川日报全媒体“川观拍客”推出《医生有话说》健康科普栏目,向大众传播具有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的医学知识,全方位覆盖满足各类人群对健康知识的诉求,解答当下常见疾病和季节性多发病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让读者们更好的了解和预防各类疾病,保持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

策划 ︱ 毛漫丁 谭曦 肖雨杨
执行 ︱ 肖雨杨 赵萤 卢春阳
川观拍客 ︱ 黄骏涛
编辑 ︱ 赵萤
海报 ︱ 何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孩子压力大真的会变矮,所以辅导作业时请默念"亲生的"三遍。不是所有矮小都要打激素,突击补钙也不如日常"四件套" ,拒绝焦虑,科学成长!
作为家长,感谢小编给我们带来的这个很实用的视频。春天正是孩子蹿个儿的黄金期,记住"四好"口诀:多吃蛋奶鱼,早睡别熬夜,蹦跳多运动,笑脸常相伴。简单实用的科学妙招,让孩子蹭蹭长个儿,家长少操心!
点赞
春季长高
健康成长的孩子。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