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出生于北平(现北京),著名作家、学者,曾担任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部长等。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任多所高校名誉教授。代表作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这边风景》《红楼启示录》《老子的帮助》《天地人生》等。2019年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王蒙说,关注人民的命运,书写人民生活的变迁,不仅为了抒写个人性情,更是希望它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能够表达人民的愿望和心声。
年过九旬的王蒙,脚步未曾停歇,思想继续奔走,笔尖书写不停。他说,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到现在没有减少。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统筹:姜明 赵晓梦
第七十六期
执行:杨昕
记者:余如波
摄影:吴枫
编辑:杜馥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九十岁的笔,依然滚烫。写青春,写生活,写大地的呼吸,不是为了挂在墙上,而是为了种进人心。 不写飘在天上的云,只写扎根土里的树,因为人民的故事,才是中国最硬的“根”。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丰富,因为丰富所以成熟,因为成熟所以歌颂。
其对文化的独特见解,拓宽我们的思维。
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都讲岁月催人老,王蒙先生却把时光活成了一本大书。他扎根人民,用文字记录国家和百姓生活的变迁。90多岁依旧笔耕不辍,这份对文学的热忱,是给时代最好的馈赠。
文化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