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2月20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成都市氢能重点企业专场服务会在东方氢能产业园举行。针对企业发展具体需求,此次服务会集合产业发展方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讲解、供需对接、征求意见为一体,进一步强化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安全保障能力,服务成都氢能企业开局冲刺,加快推动成都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抱团”冲刺
超150家氢能相关企业集聚
当天,以座谈交流的形式,成都氢能重点企业代表面对面对接供需,互通资源。
作为链主企业,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发布结构件、催化剂、质子膜等国产化部件需求清单以及PEM电解水制氢、ALK碱性电解水制氢的技术合作清单。“目前成都已聚集超过150家氢能相关企业,广泛分布在制氢、储氢、加氢以及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等各个环节,构建起了一条完整且富有活力的产业链。”公司副总经理杨锦表示:“我们将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氢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服务会现场
当前,成都市正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成都氢企纷纷乘势而上。去年,重汽成商与东方电气氢能公司合作,携手推出四川地区首批氢能源重卡。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欧伟刚介绍,“我们已成功研发49吨牵引车、31吨的搅拌和自卸工程车、4.5吨冷藏车以及18吨环卫和物流车等,实现氢能源商用车全系列覆盖,应用领域广泛。”
产业链密切协作,让企业抢滩氢能产业的行动不断提速。“我们与今天到场的大部分企业都有合作。”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新伟告诉记者,作为成都本土培育的全产业链氢能装备制造企业,公司将80%的研发资金都投入于氢能领域装备研发,持续重资成都,加速打造氢能产业创新中心。
近年来,成都市以“绿氢之都”为产业发展目标,持续加强政策支持,精准施策,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已在产业集群建设、低价氢源保障、绿氢供给潜能、氢能应用场景、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形成发展基础和优势。
“多维”护航
凝聚氢能产业发展共识
会上,安全专家现场讲解了氢能产业安全生产相关要求,为在场企业代表介绍了氢能全产业链安全生产的全景;成都市法学会、天府中央法务区成都工作专班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聚焦氢能企业出海拓展市场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控,为参会企业提供专业、全面的法律指导,助力企业出海行稳致远。
“区别于传统座谈的单向输出,这次活动更像一个服务‘综合体’。”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谈剑钊对当天服务会的形式印象深刻。金星能源副总经理甘新伟也深有感触,“职能部门的前瞻性服务与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去年我们成功突破美国市场,出口30余套氢能加注装备,现场讲解的前端预防、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内容,正契合我们当下所需。”
“产业发展的信心来自于企业,借今天的机会,我们想多听听企业专家的意见,让政策能实实在在转化为助企发展的动力。”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也打开话匣,与氢能企业、行业律师围绕《关于促进成都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对企业专家的意见建议一一记录、逐一回应。
结合企业开发的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应用情况,谈剑钊立足政策周期性、引导性内容提出建议,同时透露荣创新能新一年的发展计划——2025年将推出新一代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同步拓展氢能汽车业务,布局氢能发电市场。
在谈剑钊看来,政企对话间,发展共识更加清晰。“这场开年服务会,通过政策引导、法律护航、技术支撑等多维赋能,为氢能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