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生产企业要按9月1日和12月1日两个时间节点做好认证、生产、销售工作,否则将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不利局面。”日前,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电动自行车及相关配件生产企业座谈会,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天会议旨在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指导培育成都市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按照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转型升级。

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增强防篡改要求;不再强制要求电驱动车辆安装脚踏骑行装置……座谈会上,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认证处相关负责人对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24、GB 42296-2022第1号修改单进行了宣贯,重点讲解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内容变化、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一致性要求、新国家标准实施的时间节点。提醒在场生产企业要在9月1日前合理安排生产计划,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标产品,须在11月30日前完成销售,对于12月1日后未售出的旧标产品,要制定返厂整改的处置方案。

生产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  “虽然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但未来是可期的。”四川天鹰安尔达车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将加大智能化领域投入,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四川川奇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则介绍了目前公司的进展,“企业已按GB 42296-2022第1号修改单要求获得了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的3C证书,将持续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电动自行车用配件。”

据悉,接下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将在抓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同时,通过强化技术帮扶等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构建安全、合规、高质量的成都市电动自行车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