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一家现代化的大米加工仓储中心装修和设备调试已到收尾阶段,预计3月将正式投产。
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泸州观察 周梦颖 文/图
2月19日一早,四川省泸县立石镇党委副书记罗静、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党委副书记车开强两人打了一通电话,确定今年一季度联席会议的召开时间和相关事项。
川渝两个镇,为何要开联席会?这要从两地合作成立强村公司说起。
2023年12月,立石镇下辖的5个村联合吉安镇下辖的5个村共同注资成立川渝首个跨省市强村公司——重庆市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强村公司)。此举旨在打破行政分割,探索推动川渝农村农业发展共促、区域融合发展。
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10个村各出资10万元成立强村公司,并建立联合党委,经营项目包括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旅发展等领域。
成立一年多来,强村公司运营得如何?2月19日,罗静邀请记者一起去看看。
从立石镇政府出发,二十多分钟后,一块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标识牌旁,一家现代化的大米加工仓储中心映入眼帘。
在寒泸村,一家现代化的大米加工仓储中心装修和设备调试已到收尾阶段,预计3月将正式投产。
“装修和设备调试已经到了收尾阶段,预计3月将正式投产。”罗静告诉记者,作为强村公司的首个实体化运营项目,大米加工仓储中心由泸县立石镇和永川区吉安镇共同投资580万元建设,正式投用后将由强村公司负责租用和运维。“根据目前两地市场行情,预计租金为30万元/年。”罗静介绍,该中心除了为10个村提供大米加工和仓储业务外,还将承接周边镇(村)的大米代加工业务。
跟着罗静参观的时候,车开强发来消息:永泸富硒大米的产品标识申请已经报到永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所有上市的大米,都将以公共标识进行销售。”罗静告诉记者。
去年8月,强村公司与“绿田湾”助农团队和重庆新世纪百货签下三方意向协议,主要供应大米、蔬菜等。当年,强村公司向新世纪百货供应富硒大米150吨,实现营收220万元。“今年,保守估计能实现翻番。”罗静很是欣喜。
大米加工仓储中心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块展板,上面清晰地展示着强村公司运营一年来的“成绩单”:过去一年,强村公司与立石镇中咀村、天堂村共建1.1万亩川渝融合泸永现代农业示范园,联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1.5万亩,签订“订单高粱”种植协议,推动种植面积突破1.2万亩;种植水稻1600余亩,产出792吨,从周边村收购仙龙稻谷214吨,带动周边村民600余人增收。
春节过后,作为今年轮值联合党委书记,罗静安排人起草了一份《泸永粮油加工仓储中心建设运行合作意向性方案》,在即将召开的联席会上,大米加工仓储中心的运营权责将是重点讨论的议题之一。
“重百蔬菜”小镇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
在永川区吉安镇金门村,一个一百余亩的蔬菜小镇项目“试验田”已完成土地平整和育苗工作。同样,十多公里车程外的立石镇,2000多亩的土地在水稻丰收后便可种植蔬菜。
车开强告诉记者,蔬菜种植,是当地今年探索订单式农业销售的新路径。开年伊始,强村公司与重庆新世纪百货供应商签订协议共建“重百蔬菜”小镇项目,强村公司将与包括重庆新世纪百货在内的多家供应商采取“订单制”模式供应蔬菜。
当然,强村公司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团队在专业化市场运作上有明显短板。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月20日,采访次日,罗静给记者发消息告知了一个喜讯:重庆市永川区已专项配套100万元,下一步强村公司将聘请专业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团队来负责公司运营。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渝首个跨省市强村公司一周年了,这成绩太亮眼!
大米加工仓储中心马上投产,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这合作模式太有前景了
强村公司这一年不仅搞起了现代化的大米加工中心,还推动了农业示范园建设,川渝两地的农村发展真是越来越好了
一年就搞出这么多成果,大米加工、蔬菜小镇,还签了大订单,川渝合作真是潜力无限
大米加工中心马上投产,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这种合作模式值得推广
强村公司不仅搞起了现代化的大米加工中心,还推动了农业示范园建设,川渝两地的农村发展真是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