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清晨,一夜春雨洗礼后,安乐镇洪福村被薄雾笼罩。“这是最后一批明日见了,赶快摘完给老板拉去”……吴有贵夫妇二人迎着露水,在自家果园里忙碌着。见到我们的到来,吴有贵跟我们分享起了自家今年新品种柑橘的种植和销售情况。
“嫁接的第四年了,今年的价格6元/斤”。
吴有贵家种植的这片明日见,今年产量在两万斤左右。但在2019年之前,这片果园种植的还是老品种柑橘。虽有多年的柑橘种植经验,但老品种价格低、销路窄的问题逐渐凸显,这让有着“土专家、田秀才”称号的吴有贵,开始萌生了升级换代柑橘品种的想法。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群众有了思考,安乐镇党委政府也有了行动,组织专合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群众代表60余人到丹棱、石棉等柑橘产地调研,通过集中座谈、相互交流、现场教学的方式,引导农户围绕市场需求选择受消费者认可、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并邀请川农大教授、县高级农艺师等行业专家进行品种选育技术指导。近三年,完成“明日见”“甘平”“爱媛”等新品种改良2500余亩,高接换头20余万芽,预计群众每亩增收3-5倍。
“今年总的种植面积将近20亩左右,现在改了有9亩,有明日、甘平,还有南京一号,会慢慢全部改良”,吴有贵介绍。
柑橘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的同时,安乐镇还充分利用“科技+”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农事活动,针对地势坡度大、机耕道难以到达的产区,使用无人机等进行打药、采摘等农事工作,减轻果农人力投入。
在洪福村的一片果园里,伴随着一阵轻微的轰鸣声,一辆山地轨道运输机缓缓启动,沿着蜿蜒的轨道向柑橘地里驶去。不一会儿,“小火车”便载着两筐明日见的回到了原点。这片果园地形陡峭,坡度大多在30度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45度,以往无论是搬运农资还是采收果子,全靠人力去背,非常吃力。该单轨运输车长度1100余米,运行速度约0.3—1.2米/秒,单次载重600公斤,可实现无人跟车、自动停车,彻底释放运送环节的人力,涉及周边果农56户。
像这样的单轨运输车,在安乐镇洪福村、安乐村共计划修建8公里,目前已完成约4公里建设。
“以前无论是施肥还是采收,全是人背,现在大家种植水果越来越轻松了”,安乐镇洪福村党总支书记冉波说。
除了单轨运输车外,在安乐镇,越来越多现代化设备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一走进洪福选果厂,就能听到洗选机的轰鸣声,果园里采摘下来的果子被倒入洗选机后,经过洗果、烘干、分级等7个环节,被准确无误地分出了“三六九等”销往外地。
洪福选果厂负责人何国田介绍:“每个小时生产12吨,每天大概生产120吨,主要是为东北三省的客商服务,包括包装、上车。”
目前安乐镇共发展洗选企业4家、塑料筐厂1家,初步形成“种采收洗售”的产业链条,逐渐形成柑橘收购、加工、运输集散地,覆盖周边乡镇,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
根据市场需求引领品种改良、技术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多维度完善农业设施,近年来,安乐镇始终以“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接下来,安乐镇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主要围绕柑橘主导产业,着力打破老品种柑橘发展瓶颈,调好结构、调新品种、调精技术、调优服务,促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