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电影海报。来自官方微博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近日,随着《哪吒2》电影爆火,社交媒体平台冒出名为“饺子导演”“饺子”的高仿账号,借助其电影导演“饺子(杨宇)”的名号吸粉引流。这些账号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仿冒者甚至以“真身”自居回复网友评论,网友误以为真,在仿冒账号下留言支持。
仿冒账号出现后, 相关社交媒体平台负责人表示,经核实,根据平台规则已实行重置清空账号资料、限制用户修改资料、限制投稿权限等措施,对新增仿冒行为仍在持续调查及拦截中。
经过了第一波打击之后,社交媒体的“高仿”账号是否还有漏网之鱼?这些“高仿”账号又可能侵犯了“真身”的哪些权益?记者就此进行多个平台的实测,并采访专业人士予以解读。
社交媒体平台的“高仿”账号截图
不同平台整治效果不一
“高仿”账号仍有漏网之鱼
截至目前,《哪吒2》片方工作人员对外界表示,“饺子”导演只注册了微博账号,其他平台账号均为假冒。
在微博之外,记者选取了多家社交媒体平台,以“导演饺子”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同的平台对“高仿”账号的整治效果不一,仍有平台的“高仿”账号可以公开检索、关注。
在一家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特色的社交媒体,记者搜索“导演饺子”,发现搜索结果仅有六个,目前暂无“高仿”账号。
在一家竖屏短视频平台,同样关键词,搜索结果第一页发现有仿冒“饺子”导演的账号。有网友在其评论区集体留言指责“为什么要冒充饺子导演?”。
在另外一家以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为特点的通用信息平台,排在用户搜索栏第一页前列的就有以“导演饺子”“饺子导演”“饺子(哪吒导演)”等命名的用户账号,记者搜索后发现可以公开关注账号。也有“高仿”账号使用“饺子”本人的照片作为头像,并且在动态里发布“《哪吒2》延长上映”等相关信息。
按照这一平台官方的注册导引,记者尝试以“哪吒导演饺子”为名注册账号,审核也快速通过,通过公开检索也可查询到此账号。发稿前,记者已对该账号进行了注销。平台提供的举报流程里有假冒名人的举报选项,记者也按照这一选项对部分“高仿”账号进行了举报。
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回应“高仿”账号事件截图
未经许可使用相关形象、片段
“高仿”账号可能涉及多项侵权
假冒的社交媒体账号使用导演本人照片和《哪吒2》电影片段,相关行为可能侵犯了导演以及片方的哪些权利?
兰迪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陈梦园介绍,根据《民法典》相关法律规定,未经许可使用导演本人照片作为头像,侵犯导演肖像权。此外,如使用导演名字作为社交媒体账号名称,还将侵犯导演姓名权。根据《著作权法》相关法律规定,未经许可使用《哪吒2》电影片段,可能侵犯了片方的著作权。
除了可能侵犯导演本人的肖像权、姓名权,以及片方的著作权外,陈梦园进一步介绍,如果假冒知名人物身份获益,例如通过直播打赏等、广告带货等方式,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能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以及相应赔偿责任。
以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上海轨道交通”地铁官方微信号假冒案件为例,被告伪造上海地铁官方微信号,并在该公众号上发表多篇和轨道交通建设及地铁经营、招聘相关的文章,文章下方大多附有广告图片,涉及奶粉、别墅销售、服装等,以此获利。最终上海松江法院判处被告停止侵权,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社交媒体平台的“高仿”账号截图
仿冒行为已成重点打击方向
平台审核和用户举报“两条腿”并行
“高仿”账号的出现并非一时,对社交媒体“高仿”账号的治理已持续多年。
2014年底,微信对公众号认证规则调整。一时间,“中纪委巡视组”“地方巡视组举报平台”等假冒党政机关或媒体名义发布虚假信息的微信账号涌现。2020年,部分账号假冒艺人靳东的名义与粉丝进行互动,销售产品获利;2023年,有用户冒名注册作家莫言的账号,并搬运莫言其他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
仿冒行为已成为互联网阵地重点打击行为。2021年2月22日起施行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恶意假冒、仿冒或者盗用组织机构及他人公众账号生产发布信息内容”等作出禁止性规定。近年来,持续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也要求严打假冒仿冒的“自媒体”,切实维护用户知情权。
社交媒体平台也在完善自身的机制,记者查阅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等平台用户协议,发现其中都明确了注册用户需要理解并承诺未经他人许可不得用他人名义注册账号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冒充他人注册账号或使用他人名称、头像等规范,审核发现相关违规行为将限制账号功能。
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也为用户监督提供路径。用户发现疑似仿冒蹭热当事人账号,提交线索后,平台进行核实、认证,予以禁言、查封账号等处罚。
“高仿”账号治理仍有难点
多重防线有待强化
综合来看,目前的账号管理主流是先注册、后审核,有异议则提交线索审核。在提交线索到核实账号真伪的过程中有时间差,核实所需的时间内,“高仿”账号仍有可能开展违规牟利等行为,这样的时间差,也为“高仿”账号提供了潜在的生存空间。
在平台义务上,陈梦园介绍,现行法律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应落实实名认证及身份核验义务。该等义务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维度:第一,注册时,用户提交证明材料方可注册特别类型的账号;第二,平台定期核查,对于擅自使用或者关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或者社会知名人士名义的账号,及时终止服务。
“实践中,这些合规措施落地难点在于,需投入较多的技术能力以及人力,有较高的合规成本。在现行立法之中,考虑到现状,对于平台责任不宜过于苛责,需要合理划分责任边界。”陈梦园认为,随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未来可能通过技术方式进一步快速自动筛选近期热点人物,针对平台之中假冒社会名人的情形,快速识别,再人工复核检测,可协助平台以低成本方式加快打击假冒账号。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胡大海认为,在IP维护上,公众人物通过个人或公司团队进行全平台的同名注册和认证,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的先见之策。
胡大海也提到了技术手段在内的防范措施,指出技术、制度、用户等层面的多重防线需要强化。胡大海建议,在技术层面,通过多模态生物认证,推行人脸动态识别(如眨眼验证)、声纹匹配等技术来识别和清理异常认证账户;同时,平台强化刚性约束,通过引进账号信用评级制度,对账号进行风险评级并限制高风险账号功能。
胡大海建议,调动多个平台的合力,跨平台联合惩戒管理的治理手段同样需要加强。平台方可以建立共享的仿冒账号数据库,实现“高仿”账号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无所遁形。另外,在用户教育的柔性防线上,平台可增加防骗知识教育的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饺子也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吗?一天到晚的冒充,小心被网友们人肉你吃掉你。
看看,记者测试过了,把自己注册为饺子导演,居然审核通过了,所以各个平台应该负起责任来,从源头上把这种高仿给堵住。
咱就是说,打击“高仿”账号任重道远,平台和相关方可得加把劲,别让这些“李鬼”继续在网上兴风作浪,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
饺子厉害
仿真程度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