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I公务员上岗的消息引发大量关注,直冲热搜第一。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打响了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的“第一枪”,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

在生态环境领域,记者注意到,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深圳站)日前也完成DeepSeek671B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深圳站站长熊向陨介绍,深圳站开发的“监测智能助手矩阵”涵盖了四大核心模块,包括监测知识助手、业务培训助手、环境质量助手以及“深i测”智能大屏助手,这些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智能的工作平台。

监测知识助手依托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将1000余份技术标准、法规政策及站内制度文档转化为“秒级响应”的智慧大脑,帮助工作人员精确获取专业指导,文档检索效率提升80%以上,并通过自我学习机制持续优化知识输出。

环境质量助手依托5年历史数据与12类智能分析模块,融合多模态生成技术与GraphRAG图谱,将环境质量报表报告编制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特别是在地表水和海洋要素监测领域,系统的认知深度媲美专业分析师。

“深i测”大屏助手以语音交互重构数据可视化,打造“沉浸式”决策场景,让海量环境参数化为指尖动态图谱。

业务培训助手是基于监测知识助手开发的AI导师,通过每日出题、试卷模拟、自动评分,再以智能画像驱动,自动调整试题、学习资料,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培训,推动监测人才能力跃升。

环境质量助手绘制臭氧日均值变化曲线图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依赖人工检索、手工制表的模式,显著提高报告生成效率,降低数据分析误差率。”系统开发负责人潘晓峰博士向记者演示了使用过程。据了解,之前需要人工几个小时才能制作出来的图表,人工智能很快便给出了结果。

不只深圳,北京市丰台区、江苏省南京市、河南省郑州市、江西省赣州市、山东省临沂市等地也陆续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实现应用。

此举也引发了担忧,“AI公务员”真的会取代包括生态环境领域在内的公务员吗?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不必过于担忧。虽然AI的应用可能会对某些传统岗位产生影响,但也会催生出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例如,AI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维护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支持。同时,AI的应用也会促使人类转向更高价值的工作岗位,如政策制定、决策支持等。

究竟哪些工作容易被AI取代?我们也问了下deepseek:

容易被取代工作其特征就是:重复性高、规则明确、情感交互需求低。

如若大家有不同意见,

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期待您的参与。

来源:综合中国环境APP、北京科技报、央视网等

编辑: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