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今年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供需基本平稳,主力大品种供应量持续增长的趋势愈发明显。”今年春耕备耕正如火如荼开展,四川丰大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丰大种业”)负责人章存均对今年水稻种子的供应态势作出判断。

这一判断,章存均是基于手握的“品香优秱珍”等大单品的发展态势作出的。大品种供应剧增背后,是持续科研投入和稳定供应保障。春节前夕,章存均就为2025年公司的发展谋划了一件大事,在成都邛崃建立一个全新的加工仓库中心,确保优质种子的稳定供应保障。

与此同时,四川丰大种业一方面继续强化自主选育与测配,一系列自主研发的“均隆系”新品种即将推出。另一方面,继续与全国科研院所合作,持续改良已推向市场的大单品。“今年,我们将对‘品香优秱珍’高抗稻瘟病种子,进行多点位展示示范。”章存均说。

四川省2025年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目标7900万亩以上,春耕播种在即,大春作物种子供应是否充足?今年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种业企业如何布局?四川农村日报记者对章存均进行了专访。


记者:今年四川水稻和玉米种子供需态势如何?

章存均:我们重点关注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今年,杂交水稻供需基本平衡,经过多年市场磨合,多数公司对市场需求判断理智,生产供应安排更加谨慎。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供应结构性矛盾,主力大品供应量越来越大的趋势愈发明显,这需要相关种业企业加大主力大品的供应。

杂交玉米方面,中低海拔品种供应量略微过剩,但四川种子市场供需状态好于国内其他区域,这与前几年中低海拔区域品种的种子生产亩产量相对比较低等因素有关,导致2024年公司库存量偏低。

章存均在介绍玉米新品种特性。


记者:今年种植户对种子需求方面,有什么新变化?呈现出什么趋势?

章存均:种植户用种偏好呈现出明显的趋势,规模种植户在对品种“高产+优质”的基础要求上,对品种抗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主要原因在于极端气候更加频繁,风险控制意识更突出;另外少部分规模种植户对于品种呈现出多元化需求,以追求更大利益或规避风险,比如对特种稻、功能稻、纯优质稻等表现出较大兴趣,会在每年的生产计划中作匹配性面积布局。

记者:作为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对今年种子研发和推广有什么布局和谋划?

章存均:今年,四川丰大种业将持续加大对于双杂种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研发和筛选试验投入,春节期间公司“均隆研究院”南方水稻、玉米研发团队4人和北方玉米研发团队4人坚守海南崖州科研基地,因正值玉米材料集中花期,研发团队成员均放弃休假时间,坚守岗位,来保障南繁加代繁育。

2025年四川丰大种业的品种推广将呈现多个大品齐上阵的态势格局,针对西南水稻区,我们将同时主推“品香优秱珍”、高抗倒的“川绿优雄墩”、高颜值的“惠和优536”三个主力品种,实现“均隆品种”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的目标;针对西南玉米区,我们将重点推出面向中低海拔的“渝单818”和中高海拔品种“均隆218”两大品种;针对北方春玉米区,我们将更加重视对农户的栽培技术加持与服务赋能,重点打造“均隆1577”和“均隆1377”两大品种,期待三年内实现东北玉米区“骨干品种”的市场突破。

海报设计: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