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德阳观察 周玉琴

作为我国传统调味品和香辛料,花椒产业的“天花板”比较低。如何深挖一粒花椒的商业价值?广汉一家企业的途径是:将“净选花椒”做到极致。

花椒净选生产线。周玉琴  摄

2月17日,“活力德阳·新年新气象 奋战开门红”大型融媒采访活动走进四川家和原味香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实花椒”)。采访团刚下了车,便被浓郁的椒香味包围。“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花椒、香辛料的净选。”看到大家对扑面而来的椒香饶有兴致,公司总经理陈飞便笑盈盈地邀请采访团参观生产线。

在净选车间的参观通道,记者透过厚厚的玻璃看到,车间内不同工位上工人们配合生产设备,正有条不紊地对花椒进行净选。陈飞介绍,在这里每一粒花椒要通过红外线、X光、风选机等设备,进行形选、比重选、风选、磁选、色选等9道净选工艺、27层过滤技术,使花椒的净选度达到99.5%以上。

产品展示区。周玉琴  摄

净选车间的一片工作区,几名穿着浅蓝色防护服的工人,正目光专注、手法娴熟地对工作台上的花椒进行杂质和异物的挑选。“经过了设备的层层筛选,为啥还要人工筛选?”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陈飞解释这是实现0杂质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品需要再过两遍人工进行把关,像花椒籽、花椒梗这些常规异物基本没有,严禁铁丝、石子、毛发等恶性异物。”

在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净选后的花椒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摸一摸干爽有韧性。陈飞介绍,如实花椒1989年成立就凭花椒、香辛料“低温密闭保质储藏方法”与“净选工艺”两个“看家本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随着花椒迈入品质化竞争时代,如实花椒通过不断创新工艺,将花椒净选度从90%提升至99.5%。

产品原料展示。周玉琴  摄

目前,如实花椒已打造了10条智能生产线,年产能超过1.6万吨,常年冷藏保质库容约2000吨。同时,在甘肃、陕西、四川(汉源、金阳)等地共建10大花椒种植基地,在全国打造50余个花椒、香料原料直采网点,建立了强大的原料供应保障体系。作为香辛料净选行业的头部企业,如实花椒还牵头制定《花椒》等行业标准,积极促进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运行。

凭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如实花椒已与海底捞、胖东来等知名餐饮及零售企业长期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远销马来西亚、英国、法国、瑞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

新一年刚开始,市场端就捷报频传。“一季度截至2月16日,实现6000万的销售业绩,预计实现1亿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20%。”陈飞说,过去公司主要以B端市场为主,去年以来开始拓展C端,且市场表现良好。

“C端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陈飞表示,今年公司计划全面开展C端线上业务,主要用于品牌营销推广,在淘宝、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开设旗舰店,同时带动线下C端渠道定制销售。

此外,陈飞还透露,为进一步抢占市场,公司拟投资约2亿元在广汉市火锅产业园建设新厂,整合分散产能,扩大生产规模。新工厂占地约50亩,共7个车间,预计30条生产线,实现香辛料原料及粉料总产能2.1万吨/年,总产值8.5亿元/年。“目前,项目已进行最后申报阶段,预计在6个月内开工,计划明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实现部分车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