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诗芮
川观新闻记者 薛剑 文/图
2月14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圣火在冰城哈尔滨熊熊燃烧了8天之后,缓缓熄灭。在这场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瞩目的冬季盛会上,四川第一次烙下了自己的印记——熊诗芮、武绍桐、赵梓羽3名四川运动员首次亮相;熊诗芮拿到川将在亚冬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银牌,武绍桐拿到川将在亚冬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铜牌,赵梓羽完成了自己在亚冬会的首秀,拿到一枚铜牌,3名运动员4次登上亚冬会的领奖台……近年来,随着四川冰雪健儿频繁亮相国际赛场,四川冰雪竞技体育已经悄然成为中国冰雪运动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冰原逐梦 亚冬会上有了四川健儿身影
2月8日,黑龙江尚志市亚布力滑雪场,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开赛。年仅17岁身穿9号比赛背心的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姑娘熊诗芮并不引人注目——要不是因为参加亚冬会,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可小姑娘踏上亚冬会赛场的这一小步,却是四川冰雪运动的一大步。
继钢架雪车运动员黎禹汐、跳台滑雪运动员宋祺武、单板滑雪运动员邱冷、武绍桐等人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创办于1986年的亚洲冬季运动会,第一次有了四川运动员的身影。顶着膝盖伤病的困扰,熊诗芮在强风环境下稳扎稳打,最终锁定银牌,拿到了四川在亚冬会上的首枚奖牌。“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但能为四川冰雪开创新历史,我感到无比自豪。”熊诗芮说。
仅仅两天后,熊诗芮在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再度发力,凭借高难度动作和稳健发挥,力压群雄摘得金牌。在她的滑雪板上,“幸运会眷顾勇敢的人”几个字很醒目,而她也用自己的表现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从带伤作战到两次登台亚冬会,她用实力证明了四川冰雪的无限潜力。
随后登场的武绍桐同样让人感动。这位参加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老将,在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赛预赛中,为了追求更高难度的动作,重重摔倒在场地上,就连她的厚实的头盔也在这次撞击中被震得碎裂。可是为了不影响决赛,武绍桐对所有人隐瞒了这一切,她忍着腰部巨大的疼痛,向更高处发起冲击。虽然最终只能遗憾收获一枚铜牌,但这名26岁的老将已经把目标瞄准向一年后的米兰冬奥会。
还不满18岁的赵梓羽在15天里,先后随中国女子冰球队参加了2026年米兰冬奥会女子冰球预选赛、亚冬会女子冰球比赛。短短几年时间,这个以前不会穿冰球服的姑娘已然成为中国女子冰球炙手可热的新星。从四川女子冰球青年队到中国U18女子冰球队,再到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的跨越,赵梓羽的前景将不可限量。
新华社 武绍桐
硕果累累 四川冰雪运动从无到有摘银夺金
熊诗芮的成长轨迹,是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生动缩影。2018年,12岁的她在宜宾校园冰雪推广活动中被发掘,从田径跨项至单板滑雪。凭借胆识与天赋,她仅用3年时间便从省队跻身国家队,并在2024年全国冬运会上包揽青年组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双金,成为国内单板滑雪坡面障碍、大跳台项目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参加冬奥会、亚冬会、冬运会竞技角逐一直都是四川运动员的梦想。可是地处中国内陆,四川盆地的自然气候偏于温暖湿润,不具备开展冰雪运动和培养本土冰雪运动人才的自然条件。但是,四川从没有放弃追逐冰雪梦想。
早在2006年,四川省体育局就开始布局冰雪运动,并与东北三省开展广泛合作,通过交流、联合培养等模式,取得过全运会金牌等成绩,但因为缺乏冰雪项目基地、人才基础薄弱,能代表四川参加大赛的多数选手都非四川本土运动员。
如何让冰雪运动真正在四川落地生根?受益于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四川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冬季运动项目,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2018年9月17日,四川省体育局直属单位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正式启动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筹备工作。
赵梓羽
自中心筹建组成立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推动了四川冬季运动项目快速发展。同时,四川冰雪运动发展领导小组也挂牌成立,明确提出了四川冰雪运动发展的三大目标:2020年能组团参加全国冬运会;2022年能为冬奥会输送四川人才;2024年能在全国冬运会上争金夺银。短短6年时间,三大目标全部实现甚至超额完成。尤其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四川体育代表团以32金26银29铜的成绩完美收官,参赛人数、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列全国第三位,创四川参加历届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最好成绩。
经过6年的精心布局,四川冰雪竞技体育如今已组建包括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女子冰球、单双板滑雪及冰壶在内的14支专业队,运动员近500名,专业教练52名,彻底扭转了过去因地理和气候限制导致的冰雪运动氛围缺失局面。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结束后的2024至2025年度赛季,截至目前已完成的赛事中,由四川培养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各级各类正式比赛中再度斩获59枚金牌,160多枚奖牌,开创了多个四川冬季项目历史性时刻,为建设四川体育强省,实现四川竞技体育“543”目标,作出贡献。
未来可期 四川冰雪运动快速发展走向世界
3名运动员4次登上亚冬会的领奖台,四川冰雪健儿在本届亚冬会上的表现绝对值得称赞。更难能可贵的是,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越来越多的四川冰雪健儿已经开始在国际冰雪舞台崭露头角。前不久,在第32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侯富强、于森、李坤、宋嘉华等4名四川运动员表现不俗,李坤还拿到了四川运动员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的首枚金牌,意义非凡。
从无到有,从银到金,四川冰雪竞技体育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奋斗与突破。而这一切,离不开四川近年大力发展冰雪项目和冰雪产业的举措。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四川已经拥有南方唯一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西岭雪山,亚洲最大规模的室内真雪场——都江堰融创雪世界,以及国内最大规模的大跳台——新都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
这些设施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冰雪运动需求,还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了优质的训练场地。奥运冠军谷爱凌、苏翊鸣就经常在四川进行训练,国内众多专业训练队也把四川列为常驻训练基地。
与此同时,四川广纳全国优秀冰雪人才,成功引进多位国家级教练员和知名运动员,建成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女子冰球、冰壶、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速度轮滑、滑板等多支专业队伍,并且在专业二线、三线队、市州各体校进行“轮转冰”和跨界跨项人才选拔,极大缩短了冬季运动项目成材时间,为运动员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选择。
据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有43名四川运动员正在跟随中国队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其中,不仅有大家熟知的宋祺武、黎禹汐、武绍桐、邱冷、高弘博等参加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还有像熊诗芮、李坤、宋佳蕊这样的新鲜血液,运动员规模、参赛项目覆盖面,均较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了大幅度增长。“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更多的四川运动员参加冬奥会,还要让他们能够在冬奥会上争金夺银。”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四川冬季运动项目经历了一个为期5年的快速发展期。”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冰雪竞技体育正在从“小众项目”向“奖牌库”转型,这种突破不仅依赖个体天赋,更是四川冰雪竞技体育体系化训练、赛事经验积累体现。亚冬会的舞台,不仅见证了“川军”的历史性跨越,更昭示着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深远意义。“在新周期和新形势下,结合建设体育强省并为国家冬季项目奥运战略作出贡献的同时,我们正在制定一个四川冬季项目发展十年规划,确保四川冰雪竞技体育稳定在全国第一集团。”该负责人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