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2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为破解成都企业节后“用工难”,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会同市人社局、市就业局等多部门,以专班形式深入各大工业企业调研解决企业复工招工相关工作,多措并举做好2025年一季度工业企业用工保障服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全市累计帮助1054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2.19万人,稳定在岗规模63.24万人,助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节前,成都经信新经济系统启动“进解优促”新春行活动,各产业链、各区(市)县经信部门分头进入近300家工业企业调研学习、组织座谈、解决问题。“走访调研企业开工复产情况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人缺口。对此,成都经信新经济系统、人社主管部门通过搭平台、拓渠道、优服务、促匹配等方式,着力破解新春‘用工难’。”
在落实惠企助企政策方面,出台多项针对性服务举措,通过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招工成本补贴、招工成本补贴等方式,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提升人才政策终端抵达率和落地兑现率。
在完善用工保障服务机制方面,结合“进解优促”“立园满园”“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走访”等活动,摸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招聘岗位和用工需求信息;通过就业服务专员“一对一”用工服务,精准实时收集、发布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同时,用好公共服务平台,为复工复产“添薪加火”。综合运用“面对面”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了解人员就业情况和服务需求;运用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成都公共招聘网等线上线下招聘平台,推动岗位信息集中归集、多点联动发布;结合“回家就业”“春风行动”等活动,通过大型招聘活动与小型招聘活动结合、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方式,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成都市2025年“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活动现场
2024年,成都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工业技改投资增速38.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背后,离不开成都强大的人才‘磁力’。”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为合理化促进人才需求与产业链环节点精准对接,成都瞄准优化调整后的30条重点产业链,紧扣产业细分领域和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细分出成都产业发展最为紧缺的582类人才需求清单,其中包括数字芯片设计师、智能传感器设计工程师、无人机飞控系统研发工程师、有机液态储氢研究员、生物大分子研发总监等125类三星紧缺人才。
“数字芯片、智能传感、生物大分子研发等岗位需求的增加,表明成都制造业正稳步迈向‘高端化’。”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多方面工作,持续强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如加强“人才+产业”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精准制定人才专项支持政策;深化“项目引才”“以才引才”等模式,实现人才精准招引,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通过支持数字化场景建设,增加智能制造工程师、数字化运营专员等中高端岗位,进一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据悉,瞄准制造业中高端人才引育,2024年,成都已支持先导药物、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等119家先进制造业企业、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327名,发放引进人才安家补贴2358万元;支持利普芯、药明康德、沃飞长空等16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通过猎头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才,发放企业引才补贴101.64万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