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观察 邹嘉语 杨柳
这个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热度飙升。2月6日,上映第九天的《哪吒2》票房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元,登上中国影史票房榜首。截至2月7日下午15时,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其票房已突破64亿大关。
在《哪吒2》电影中,独具匠心的“川味”元素巧妙融入,让观众印象深刻。而影片背后的制作团队,正是来自本土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
随着影片爆火,这部“成都造”作品的热度也从大银幕蔓延到线下。
在成都,交子商圈的6米高哪吒雕塑、环球中心的巨型哪吒画板,都成为过往行人的目光焦点,可可豆动画公司所在地也吸引粉丝前往打卡。
2月7日,尽管飘着小雨,但在位于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的哪吒雕塑前,仍有不少市民在现场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
成都交子大道,市民在哪吒雕塑前打卡拍照
趁着寒假,大学生潘叶和王佳琪专程从乐山赶来成都打卡哪吒IP雕塑。王佳琪说:“《哪吒2》的‘含川量’很高,四川方言的运用也很巧妙,笑点一个接一个,非常有趣。”
来自广西北海市的“小熊猫”(化名)一家三口也在人群中,9岁的“小熊猫”兴奋得满脸通红。此次四川之行,一家人共同游览了西岭雪山、三星堆、春熙路等景点,当天即便行程紧凑,他们也专程抽出时间来跟哪吒“近距离接触”。“小熊猫”开心地说:“我们一家都是哪吒的忠实粉丝!”话音刚落,她便现场模仿起电影中的经典台词,逗乐身边一众市民。
来自广西北海市的“小熊猫”小朋友正在和《哪吒2》中的角色自拍
现场人群中,还有两位装扮格外引人注目的市民——庞家家与王琳,她们换上精心准备的发套与服饰,分别扮作影片中哪吒和石矶娘娘,庞家家还特意剪了一个哪吒同款齐刘海,以贴合角色形象。她们两人都从事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同时也是国风爱好者。谈及这次前来打卡的缘由,王琳表示,哪吒是“国漫之光”,蕴含丰富的文化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哪吒热”也助推城市出行活力一路增长。据成都轨道集团统计,春节期间,哪吒雕塑所在的交子商圈站点,其日均出行客流超2.4万人次,居全市商圈站点出行排名第二。同比2024年客流,位于雕塑旁的金融城站增幅达23.6%,晚8点后该站点的夜游客流增长达46.1%。
文化与城市发展相互交融,《哪吒2》的成功,是成都数字文创行业厚积薄发的成果。近年来,成都着力培育数字文创产业生态,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举措,为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成都高新区汇聚数字文创相关企业6000余家,形成涵盖内容创作、内容分发、衍生服务等环节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打造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其中汇聚众多参与《哪吒2》制作的企业。
未来,在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强化服务保障的基础上,成都有望孕育更多如“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文创IP,助力数字文创产业蓬勃发展,推动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创名城。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