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拓展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
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
计划建成并投用鲟鱼养殖新基地
鱼子酱计划产量超70吨
加快推进全市虚拟电厂建设
打造行业领先的板级先进封测企业
……
新春伊始
成都企业纷纷按下“加速键”
制定了全新的战略规划
朝着更高目标迈进
开启全速奔跑模式
▲市民与人形机器人互动
具身科技
“成都造”机器人很忙
蛇年应是商业化量产元年
带着自主研发的“成都造”机器人,回母校电子科技大学参与机器人“大拜年”活动;在成都交子大道携机器人、机器狗与市民共迎新春;参与多场机器人街头“斗舞”互动……蛇年春节,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身科技”)两款旗舰产品——天行者1号人形机器人和灵瞳四足机器人非常忙。
▲市民与人形机器人互动
“有‘智慧’,更有‘体能’。我们的机器人在一场场挑战中,不断收获实战经验,为下一代产品优化,即更加精密的运动控制和智能化感知奠定基础。”具身科技CEO冯振宇介绍,在一场场蛇年新春活动中,机器人在不断接受挑战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成都造”的魅力。”
谈及新年计划,冯振宇信心满满地说:“将进一步加速技术突破,继续拓展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并为智能制造和服务领域带来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如果将其具象化,冯振宇认为,2025年,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布局AI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当前,机器人软硬件技术渐趋成熟,大模型+具身智能打开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期成长空间。同时,人形机器人也是衡量高端制造业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从应用场景打造,还是技术研发突破方面来看,成都都有绝对的优势,这对企业而言,是信心亦是动力。”
润兆渔业
2025年建成并投用新基地
鱼子酱产量计划超70吨
2月6日清晨,两辆冷链车停靠在雅安天全生产基地备货,工作人员将一箱箱鱼子酱整齐摆放进车厢,它们即将被运往纽约。
“目前我们有11个鲟鱼养殖基地。2025年,乐山养殖基地建成后,将成为第12个基地,其产能将达到5000吨。”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兆渔业”)董事长助理曾柄瑞介绍,2024年1月,1200罐“四川造”鱼子酱被送到哈尔滨,此后,这款“川字号”农产品被更多人知道,目前占据全球鱼子酱市场份额超14%。
▲生产鱼子酱的挑卵环节
谈及新年目标,曾柄瑞表示,从扩大产能方面看,乐山鲟鱼养殖基地计划今年内建成并投用,“2025年企业计划鱼子酱产量达到70吨到80吨。在未来,预计四川的鱼子酱产量能够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从销售端看,企业今年将深耕国内市场,“目前海外市场‘朋友圈’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打开国内市场,让更多的国人吃上‘四川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此外,在新品拓展方面,企业在研制更多鲟鱼鱼肉产品,包括酸菜鱼、烤鱼、火锅鱼片等。
倍特数能
加快推进全市虚拟电厂建设
走进成都倍特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特数能”)展厅,只见大屏幕实时展示着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运行情况。作为一套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近年来,虚拟电厂正在逐步崭露头角,为城市电力系统提供灵活的调节能力。作为一家定位为“绿色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能源数字化运营服务商”的年轻企业,倍特数能正是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的承建商。
▲倍特数能公司
“在去年夏天电力保供关键时期,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展示出了良好效果,取得许多宝贵经验,今年我们将大力推进。”倍特数能副总经理邓霄博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复制推广。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目前成都全部23个区(市)县都计划接入成都市虚拟电厂平台。
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加大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的投入,加强智慧微电网建设,在电力紧张时发挥自有电力资源作用,加强能源供应,缓解用电压力。
奕成科技
成为行业领先的板级先进封测公司
在成都高新西区,成都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成科技”)的板级高密封测工厂已经全面复工。去年10月,奕成科技完成板级高密FOMCM平台批量量产,成为中国大陆目前唯一具备板级高密FOMCM产品量产能力的公司。
“早在设计之初,我们便按照智能工厂标准规划,对标先进的半导体前端晶圆制造工厂,以智慧工厂+超级工厂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奕成科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厂总投资55亿人民币,可实现智能生产、设备互联、实时监控、物流调度等众多功能的高效管理,是中国大陆芯片封测领域最高标准的洁净厂房。
▲奕成科技板级高密系统封测工厂
在工厂参观走廊,记者看到各种自动化设施正在有条不紊运行。据介绍,奕成科技AMHS(Au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自动物料搬送系统是实现工厂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基本保障。该系统包括天车搬送系统、AGV物料搬送系统、Stocker(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能确保工厂生产中的成本、良率、产品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达到相应要求。
“今年我们将持续产能爬坡,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高质量的稳定量产。”奕成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以打造行业领先的板级先进封测企业为目标,持续推进智能化生产与技术进步,助力高端芯片发展。
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春节期间坚守岗位
交付订单量超200万元
调试产品、完成环境试验与检验……这个春节假期,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过得很充实。“有付出也有收获。”这是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宗福直观的感受。为赶在2月8日前交付客户订单,其团队在春节期间分批次坚守岗位,“产品交付订单量总量将超200万元。”
▲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春节坚守岗位
于企业而言,这组数字不仅是2025年的“开门红”,而且是信心的“增长剂”。“目前在低空探测雷达领域,我们的硬科技产品是国内领先的。”汪宗福坦言,企业今年在低空领域的产值规模有望达到6000万元。
“今年最大的任务是拓展。”汪宗福解释,从低空经济方面看,今年在巩固基本盘的基础上,将努力做好低空经济增量,“目前,我们深度参与天府新区低空经济综合集成试点,专注低空交通安全服务系统。未来,将推广应用于成都的低空交通安全服务系统。”这不仅是企业愿景,更是成都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智元汇
助力成都地铁新线路高水平开通运营
“春节期间我们就投入了人力,保障智慧城市项目的正常运转,2月5日全面复工。”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汇”)副总裁刘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业务已经全面运转起来。
▲智元汇公司
智元汇是“智慧蓉城”项目的主力建设单位之一,专注于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积极投身“AI+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和场景数字化运营,其业务及分支机构遍布国内及中亚的20余个城市。
2025年,智元汇将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指导下,全力以赴助力成都地铁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高水平开通运营。“智元汇建设实施的自动售检票及智慧乘客服务平台,广泛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技术,将在新线开通后,继续为乘客出行提供全链条智能生态服务。”刘杰说。
蓉城政事记者 王俊峰 赵雨欣
部分图据受访者
编辑 向财霞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