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近日,某知名脱口秀演员因参加京东“双十一”营销活动而引发舆情,该演员在过往脱口秀表演中常常过度“开涮”男性群体,涉嫌渲染群体对立,在得知其参与京东活动后,不少京东用户纷纷发出抵制,舆情之下,京东立即发出声明,终止与该演员的合作,并向网友道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述事件发生后不久,另一脱口秀演员在表演中,出现了肆意内涵某知名男歌手生理缺陷的行为,此举进一步招致了网友对脱口秀不当艺术表达形式的群体性“讨伐”。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节目,脱口秀因新颖的表达方式和凌厉的观点输出,而深受年轻人喜爱,一批自带喜感的演员更是备受大众追捧。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不少脱口秀演员放松了自我约束,在表达方式上开始“放飞自我”,为了追求片面的流量,他们有的故意制造话题,有的抓住个性问题而大做文章,不断掀起群体对立,还有的聚焦名人的某一缺陷而编排段子作为笑料,这些肆意冒犯某一群体和个人的行为逐步引来了大众的反感。

笔者认为,针对当下的网络舆情,整个脱口秀行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行业和平台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并鲜明导向,把好内容审查的重要关口,斩断“肆意冒犯作品”的上线之路;另一方面,脱口秀的节目制作方和参与者应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多深入群众和生活挖掘创作素材,坚决杜绝过度调侃和冒犯他人的行为。

毫无疑问,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大众仍将非常需要脱口秀这样的“解乏器”,但仅有这些刚需还不够,面向未来,只有从根本上扭转创作观念,不再肆意冒犯,脱口秀才能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