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成都观察 王翱

寒露已至,成都平原依旧绿意盎然,秋高气爽。大熊猫觅食活动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在竹林深处,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川金丝猴、雪豹、小熊猫、四川羚牛等珍稀动物与其和谐共处,共同演绎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平衡。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中,成都片区位于邛崃山、岷山两大山系,是大熊猫种群基因交流关键走廊位置,面积约1445平方公里,共有野生大熊猫73只。

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三周年之际,一支由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冠军邓雅文、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冠军黄张嘉洋等人组成的巡护队伍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通过他们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切身体验巡护保护工作,了解三年来的变化。

生态之变

累计修复大熊猫栖息地22万亩

安装红外相机、寻找动物踪迹、观察周边环境……由奥运冠军组成的巡护队跋涉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片区的山野丛林间。

在牛屎槽5号样线,大熊猫国家公园大蒜坪管护站站长庞明建取下红外相机,向巡护队员们展示拍摄到的各种野生动物。

“熊猫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在观看到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熊猫母子画面后,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冠军邓雅文好奇地问道,令她惊喜的是,红外相机里,不止看到了大熊猫,还有黄喉貂、血雉、四川羚牛等珍稀动物。

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

三年来,成都片区不断推进“智慧国家公园”的建设,生态智能监测网络平台日趋完善,100余个无线自动回传红外相机等监测点位,实现了监测设备的可视化管理,让更多人看到了更真实的“国家公园”。

“看,那里就是我们多次拍到熊猫母子的地方。”大蒜坪保护站站长庞明建指着远处的一片彩林说道。

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

这些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已多次拍到“大熊猫母子”同框的画面,这些珍贵的影像不仅记录了大熊猫的自然行为,还反映了当地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研究和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行走在山中,能远远望见点点“白斑”,因地质、环境、人为等因素,大熊猫栖息地被撕裂分割,一些受损严重的地方,多年都无法恢复。距离西岭雪山30公里外的火石溪,就是成都片区大熊猫栖息地修复的重要点位之一。

面对较为严重的“破碎”区,“如何修复?”

因地制定实施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技术方案,采用低干扰修复模式,通过封山育林、灾后地块植被修复、高郁闭度人工林调整等方式,累计修复大熊猫栖息地22万亩,碎片化栖息地逐渐串联成片。完成勘界定标验收工作,严格按照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差异化保护管理,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稳妥清理退出小水电36座、矿业权31宗,进一步还水于河、还林于自然。

入口社区

建起了40余家自然教育基地

离开山林,奥运冠军一行人也来到了西岭雪山日月坪观景台,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层林尽染如仙境一般。隐匿在青山脚下的白墙青瓦,就是当地居民们的家园,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这里,也是成都片区建设的4个入口社区之一。

三年来,成都以入口社区建设带来发展新机遇──生态搬迁87户281人,入口社区建设成“新家”,成立8家共建共管委员会,600名本地居民被吸纳为生态巡护员。9家原生态企业、13款原生态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绿色活力。

随之而来的是自然教育的蓬勃兴起——三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共建起了40余家自然教育基地、设计了20余条自然教育路线,每年约20000人直接参与,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的国家公园”感受自然,学习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片区建立了人兽冲突预警体系和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为6万余名居民购买保额为1.3亿元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保险,则让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居民(含游客)更为安心。

奥运冠军一行还来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大蒜坪保护站,这座青翠色的建筑,像竹子一样掩映在树林中,这是成都片区完成的标准化管护站之一。大蒜坪保护站为成都片区标准化管护站能力提升第一个试点站,位于海拔2140米,是成都片区最高海拔的保护站,也是成都片区功能最齐全的站点。

这些年,成都片区实施了“管护人员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人员的保护管理水平,并通过“标准化设施建设工程”,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标准化建设方案,如今已建成7个标准化管护站。在管护站内,视频监控室、森林防火器材库、科普宣教中心,一应俱全,既能提升了管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又能为自然教育提供绝佳的场所。

图片提供: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