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30日,首届“竹瓦街窖藏青铜器与古蜀文明探源学术研讨会”在彭州举行,会上,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彭州工作站揭牌,与此同时,彭州市人民政府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旨在加强竹瓦街遗址及湔江流域古蜀文化遗址的考古勘探调查发掘,共同推动彭州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与展示。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彭州工作站揭牌

走进竹瓦街遗址:感受窖藏文物 探源古蜀文明

成都平原是古蜀文化的中心,彭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近年来出土的竹瓦街青铜器窖藏、红瓦村青铜器窖藏等表明彭州是古蜀文化的重要分布区。

竹瓦街遗址位于彭州市濛阳街道(原濛阳镇),大体位于白土河以南,青白江以北,成汶铁路穿遗址而过。遗址西距彭州市区约15公里,东北距三星堆遗址约12公里。1959年,配合成汶铁路建设,在竹瓦街北约2里的五显庙前铁路南侧,发现1处西周早期青铜窖藏,出土青铜器21件。1980年2月,在1959年发现的窖藏以北约25米处又发现一处青铜窖藏,出土青铜器19件。

竹瓦街出土 牛首纹铜钺

竹瓦街出土 牛首纹铜钺

据了解,前后两次共计出土40件青铜器,均造型美观、制作精致、花纹繁复,展示了古蜀及秦汉时期成都地区青铜冶铸技术,为古蜀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考古人员近年再次在附近区域进行调查,还发现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的不同阶段的遗物,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

竹瓦街青铜器窖藏的发现,体现了彭州所在区域在研究古蜀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展示了古蜀文明的开放性、包容性、独特性、创造性。

据了解,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作为古蜀文明遗址,将在2026年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彭州作为古蜀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将在2023-2025年有针对性地完成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有助于认识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

签约仪式

塑造文化新名片:让文物“活”起来 打造现象级文旅IP

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业界权威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推动竹瓦街遗址的考古成果转化,让文物“活”起来,让彭州优秀的历史文化走出历史、融入当代。

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彭州将深挖古蜀源流和三星堆文化内外关联,积极筹划展示彭州古蜀文化,搭建古蜀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彭州古蜀文明探源等项目,如联合什邡、广汉等文脉相通、地缘相近地区,构建三星堆溯源旅游环线,打造现象级文旅IP,助推全面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彭州工作站也将积极发挥推广作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站在开展文物考古的基础上,将积极配合彭州古蜀文化的展示与推广,例如,打造文物修复整理、实践教学、研学推广等基地,加强培养考古文博、文化遗产等相关领域人才。

近年来,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带动文化旅游热潮,让珍贵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共生。研讨会上,不少参会专家提出类似建议,彭州坐拥龙门山,山水自然资源禀赋优良,彭州古蜀文明的研究转化,将进一步挖掘立体山水的“文化基因”,为打造文旅IP提供独特优势。

(文/亚飞 图片由彭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