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摄影 华小峰

8月16日,位于安岳县的四川薯霸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传送带不间断运行,工人们正在加紧包装的,是公司的明星产品——紫薯宽粉。因为方便、快捷、美味的特点,紫薯宽粉深受以火锅店为主的消费场食客喜爱。

预制菜包装车间。

数据统计,四川预制菜生产企业近700家。而这700家预制菜生产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立足乡村,发展本地原材料加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安岳县:

红薯加工第一县加快发力预制菜产业

安岳县是西南地区红薯加工第一县,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达60万吨。“全省红薯产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加工短板,很难找到一家实力强的红薯加工企业。”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产品加工处相关负责人说。

预制菜风口渐起,全省有望在2025年达到产值1000亿元左右。这让安岳县以及全省的红薯加工企业看到了前景。

安岳县加工的红薯淀粉制品销往全省火锅店。

“安岳县红薯种植全覆盖,产量高,品质高。原材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四川薯霸食品有限公司秦洪果告诉记者,目前,全公司每年接近两个亿产值,生产的可食酸辣粉、火锅鲜粉、全薯鲜粉条等预制菜每年可消耗上万吨红薯。

与此同时,安岳县正在建设近期规划土地876亩,远期规划土地4500亩的红薯加工示范园,“我们正引导现有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提质增效入园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建成全国优质薯业加工集群,到2025年末,带动全县红薯种植规模达到50万亩,产量达到7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安岳县经济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长邓洪说。

雁江区:

建设成渝中部预制菜生产加工基地

如何把地方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利用好,这是预制菜产业布局的重要命题。

资阳市雁江区,这里拥有27万亩的长江中上游最大蜜柑基地,年出栏生猪、牛、羊100万头,禽类1000万羽,蔬菜产量60万吨,柑橘产量21万吨以上。这是雁江区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原材料基础优势。

整齐摆放的榨菜发酵坛。

今年,桃屋(四川)食品有限公司在雁江区布局了年产量2000吨的榨菜生产基地。

“基地周边有青菜的种植传统,这是我们的重要生产原材料,现在周边村几乎都是我们的合作基地。”桃屋(四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浩介绍。

截至目前,雁江区已入驻预制菜生产加工及关联的食品原料配料、包装生产企业(含拟建、在建项目)20户,引入安井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投资近10亿元新建川味预制莱及速冻食品生产线,开发宫保牛肉、酸菜鱼、东坡肉等川味系列预制菜,全面达产后可实现产值 35亿元以上。

预制菜包装车间。

同时,雁江区正策划储备并推出35个总投资150亿元预制菜产业重点项目,力争近两年招引落地预制菜生产加工及配套项目20个、投资额80亿元以上,五年内培育形成300亿元级预制菜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成渝中部地区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