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马路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署名:资中君    原标题为《重庆向成都学什么①:矢志不移破除盆地意识》

编者的话:去年10月,“重庆马路社”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重庆向成都学什么”系列的5篇文章,在网络上热传,在成渝各界引发强烈反响。今天,在紧锣密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之际,川报观察转载这5篇文章,以引发大家继续思考,助力成渝两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重庆一景(资料图)

成渝民间口水战由来已久,你说我粗鲁,我说你假打;你说我是大农村,我说你是吸血鬼。

最近两年,在川渝党政互动热络、成渝城市群冲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成渝民间的口水之争逐渐淡化。

重庆这边厢,网民和媒体日趋理性,开始客观看待声名鹊起的隔壁邻居,开始正视存在的差距,真诚地想从对方学习点什么。今天起,连续编发“资中君”撰写的《向成都学什么》系列文章,从市民视角看待成都的经验(鉴于成都在四川极高的首位度,本系列文章在论述时未对成都和四川作严格区分),分析重庆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在展开宏大的叙述前,有必要把三句话写在前面:

第一句,承认差距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第二句,差距越大,潜力越大;

第三句,知耻而后勇。

成都九眼桥夜色  (川报观察资料图)

改革开放40余年,川蜀大地发生沧桑巨变,其中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矢志不移破除盆地意识。四川及其省会成都所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都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展开。

历史上,由于四川盆地物产丰饶而使四川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自成一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由此形成小富即安、夜郎自大的“盆地意识”,颇有“朕即天下”的意思。

成都有一个流行段子,把成都人“老子天下第一”的傲骄表现得淋漓尽致:北京是首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是古都,重庆是陪都,成都就是成都!

改革开放之初,四川就清醒意识到“盆地意识”的桎梏。1988年,四川省委号召全省努力破除自我封闭的“盆地意识”,《四川日报》还专门给“盆地意识”画像:左顾右盼,畏首畏尾,不敢率为天下先;因陈袭旧,亦步亦趋,不知今朝是何年;仰承上峰,惟命是从,不辨不察,奉陈规为天条;自我束缚,安之若素,无追无求,视脱颖为非分;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哪管山外有山;自足处优,怡然自得,不知富裕何来;开口“万一”,闭口“万一”,宁舍“万一”之利,不担“万一”之虞;口斥“盆地”,心拘“盆地”,附会穿凿议论一气。

此后,四川多次组织开展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识”大讨论,这是四川人在追赶现代文明中的一次次新觉醒。可以说,四川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盆地意识”坚冰的历史,四川每一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都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带来的。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川报观察资料图)

2018年4月,四川省委再次决定在全省开展一次“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剑指“盆地意识”。这次调研活动被定性为“当前四川一项管总的、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根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省委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确定了事关治蜀兴川全局的“六个重大问题”,由省领导牵头负责22个重点课题,市州负责419个课题,省直部门负责368个课题。通过课题调研,全省在事关四川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为科学谋划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四川并不孤单,还有山东、黑龙江、广西等省份,其中山东动静比四川更大。从去年年初至今,《山东模式凉了》《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山东政府是真着急了》《“山东急了”背后说明了什么》《从“山东急了”到“山东变了”还有多远》《“着急”的又何止山东一家》等高热度文章刷爆网络,“山东急了”成为一种舆论现象。

众所周知,重庆经历了整整10年的特殊时期,经济社会各方面被拉开了距离。所以,从2017年7月以来,重庆市一手抓肃清恶劣影响和流毒,一手抓解放思想,一刻也没有停步。特别是这次主题教育期间,重庆市党政代表团到四川、广西学习考察,这是这么多年来重庆最高规格的一次学习考察,由政治局委员带队,四大家一把手和部门、区县主官全部参加。这次学习考察结束后,按照陈敏尔书记要求,重庆某区主官分别带领工作班子,再次到成都考察取经。据《重庆日报》报道,这次考察大家感到“触动很大、感受很深、收获很多、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同时,市委书记亲自研究谋划了一批事关重庆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调研专题,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为重庆在新时代做好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这个角度,这次主题教育对重庆来说其实也是一次思想解放,一场“头脑风暴”。

重庆江北嘴金融中心  来源:人民网

当前,重庆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节点:一是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新的战略定位;二是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新的十年;三是成渝城市群正在冲刺国家战略。为此,有必要在公职人员和市民中来一次大讨论,来一次思想发动,来一场“头脑风暴”。窃以为,这场大讨论应该达到几个目的:

第一,认清重庆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形势。这个标兵不是区域的、国内的,而是放眼全球的标杆城市!追兵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是一群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创新能力、文化实力都很强的“饿狼”!

第二,找准重庆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庆一定要在“两个大局”下,找准自己在西部、在全国、在全球格局下的定位。

第三,找准制约重庆发展的“卡脖子”障碍。对标兄弟省市,对标发达地区,找准重庆的短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重庆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进行战略设计。

第四,着力解决体制内人员的眼界和本领问题。重庆是内陆开放高地、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正在冲击世界级城市群,重庆越来越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但是,体制内人员的视野尚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有必要开展一场全球化的思想启蒙,让大家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国家级展会“智博会”永久落户重庆,重庆正在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这对重庆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有必要在体制内人员中普及大数据智能化常识,提升相关素养,解决本领恐慌,这对重庆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五,增强全社会尤其是体制内人员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根据一篇关于营商环境的报道,重庆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业务部门报批程序多、效率低;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业务不过硬,对民营企业申办的事项无法做到一次精准告知,让企业来回多次跑路;很多优惠政策,企业不问职能部门就不说,不细问就不细说;如果企业不主动提,业务部门在已掌握政策的情况下,还会继续收费、审批。

来源:重庆发布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同事的亲身经历。这位同事住某新区一个楼盘,属于最早的洋房,没有电梯。为加装电梯,他去年9月打电话从小区物管、社区、街道、某新区土房局、规划局,一直问到上级主管土房局、规划局,然后又从上问到下,几个来回,前前后后一个月,竟然没有一个人说清楚找谁办、该怎么办。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归根结底还是人。两个例子表面上反映的是体制内人员的业务水平、执行能力、敬业精神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部分人还没有深刻认识到重庆面临的紧迫形势,没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部分人尤其是一线人员、窗口人员还不在状态上。这与当前重庆承担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格格不入的。

【重庆向成都学什么系列文章】

重庆向成都学什么②:毫不动摇实施强省会战略

重庆向成都学什么③:大手笔的战略谋划

重庆向成都学什么④: 砸锅卖铁也要建高铁

重庆向成都学什么⑤:大力实施城市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