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6月4日四川日报第2版《聚焦市场主体 关注“中小微”》专栏。

川报观察记者 张明海

疫情期间,用户通过咕咚科技互动性在线教程进行运动。 成都咕咚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发展策】

营造新场景

疫情期间,健身房去不了,户外运动也无法进行,打开思维,客厅摇身一变也可以成为健身房。

增强互动性

通过互动课程和参与性活动,构建黏性十足的在线用户生态圈,把用户留下来,从而实现流量转换。

6月2日,记者走进成都咕咚科技有限公司CEO申波的办公室,感到“画风独特”的是,各种款型和颜色的运动鞋就堆在办公桌前,几乎成了一座小山。“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智能运动产品。同时,作为一个运动爱好者,我不仅要研究,也要试穿。”申波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在线运动社交平台,成都咕咚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的户外运动内容同样受到冲击。如何变危为机?在申波看来,思维打开,才能面对挑战。

用户活跃度大大降低怎么办?

户外转室内,改赛道换场景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长期宅家,走不出家门,健身房运动和户外活动都无法进行,这成为疫情初期的一个行业难题。

“人们不能外出,导致用户活跃度同比大大降低,疫情初期我们也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申波告诉记者。但他们很快分析发现,这也是一个发展机遇。“一方面,人们宅在家里无事可做;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人们更加重视运动和健康。”

突围策略主要是进行新场景的营造——“客厅摇身一变,也可以成为健身房”。

2月3日,依托“咕咚”智能运动客户端,成都咕咚科技推出“宅家运动”内容,让人们闲在家里也能够专业、科学地健身、运动。同时,针对不同运动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咕咚还打造了“小编推荐”“室内运动神器”和“大家都在练”三个板块。

很快,咕咚在线室内运动用户量增长一倍以上,达到2000多万——相对于咕咚1.8亿在线用户量来说,绝对数虽然不是很大,但却让其看到新的增长市场。

疫情稳定后,咕咚继续打造智能运动新场景。

4月29日,以成都天府绿道为新场景,咕咚产品总监蒋文雯发布了咕咚绿道智能运动系统。“在咕咚运动大数据中心、智能运动物联网的支持下,绿道智能运动系统构建了智能跑道、虚拟陪跑教练两大王牌产品,不仅可以对运动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还可以实时互动调整速度、指导跑姿,有效提高用户运动健身的科学性和积极性。”

怎么才能把用户留下来?

增强互动性,构建在线用户生态圈

对在线产品来说,如何实现把用户留下来,实现流量转换更关键。

疫情发生后,一些在线平台和线下健身机构纷纷推出线上训练课程,但前者容易变成“看热闹、看身材的‘吃瓜群众’直播”,而后者又难以打造出一个适合运动的场景和氛围,用户热度逐渐降低。“这就需要增强在线运动的互动性。毕竟与线下运动相比,室内在线运动缺少面对面的互动氛围。”申波说。

如何增强互动性,从而构建黏性十足的在线用户生态圈?

咕咚的目标和体验用户人群,主要为新一线城市22岁至4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这一部分人群,对于新生事物有极好的接受能力,也愿意拿出时间来运动。”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申波团队继续开发室内和户外运动内容,不断增强用户体验感和新鲜度。

一方面,通过互动性课程来进行。“我们开发了一系列课程,比如说直播课程、互动课程,让你在家里可以接受在线指导,包括教练的反馈和分析。我们还有一个即时打分系统,让用户随时可以了解自己动作的标准程度。”申波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性的活动来积极撬动流量。“这方面我们有经验。我们每年要举办在线马拉松等在线运动赛事,每年举办赛事200多场。”

良性互动,开启了更多可能。疫情期间室内在线用户的增长,也带动了咕咚科技另一主打领域——智能运动产品的销售。“用户多了,体验更好了,运动智能穿戴设备销量也跟着上去了。智能跳绳、体脂秤都已经断货,运动手表在一季度的销售额增加了50%左右。”申波说。

请点击标题查阅系列报道的前几篇——

第一篇:《空荡荡的库房,隐藏着市场智慧》

第二篇:《“全球行”变“全球通”,接轨国际市场》

第三篇:《古镇民宿的秘籍:敢于打破“圈子”,才能找到“路子”》

第四篇:《这款四川造的手持测温仪,凭啥热卖全球?》

第五篇:《关注中小微:一个网红农场逆势增长的秘密》

第六篇:《关注中小微:一盒川味鸭血如何才能飘洋出海?》

第七篇:《关注中小微:大客户“跑路”,看这家冻库如何翻身?

第八篇:《关注中小微:坝坝宴“黄”了 蔬菜直送“红”了》

第九篇:《关注中小微: 3天“攻关”菜单 宵夜场让生意回暖》

第十篇:《关注中小微:客流量锐减,这家火》店是如何躲过“倒闭潮”的?》

如果您的中小微企业正面临一些困难,欢迎进入川报观察中小微信息服务平台,我们一起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