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明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这首脍炙人口的谜语,说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植物——蒲公英。《奔跑的蒲公英》作为马忠的首部散文自选集,选入作品54篇,13万字,时间跨度20多年。其中部分作品已在《四川日报》《散文选刊》《绿叶》等报刊发表,并入选《最温馨的亲情散文》《中国散文精选300篇》等选本。
全书以显真情、见人性、悟流年为表达重点,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自然风物的眷念,还有对社会人生的感念。透过这本集子,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小东小西,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小情小事,都被重新拾起,娓娓道来,尽其所能还原一个个生活真相。
从大巴山走出、到广东打拼、最终扎根清远的马忠,对家乡的巴山夜雨念兹在兹,尤其喜爱家乡原野上的蒲公英,这也是他为这本散文集取名《奔跑的蒲公英》的原因。该书为人们认识身为诗人、评论家之外的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蒲公英作为一种草本植物,颜色并不鲜艳,也没有浓香气味,但别致淡雅,自信自强,随处生长,落地生根,开花撒籽。蒲公英从不满足于待在某个地方,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马忠以《奔跑的蒲公英》命名散文集,与其独特的个人生活阅历有关,读来耐人寻味,亦发人深思。
可以说,这是一部现实与理想并存、诗意与哲理胶结的心灵之书。书中展现了生命的自由与坚韧的主题,不仅描绘了故乡与城市双重生活的各种景象,更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所在。其中,“奔跑”这一元素贯穿全书,象征着生命的挣扎顽强、人生的苦辣酸甜复杂况味。
该书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细腻观察,体现了马忠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家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情感积淀。书中不仅有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描写,马忠成功地还原了许多被历史遗忘的细节,使读者能感受到真实而亲切的生活氛围。
马忠的散文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简洁的文字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对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使整部作品既有文学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打开散文集,我看到了一道道不一样的人生风景。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一座村庄的名字隐喻着那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名字联在一起。地名如同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
蒲公英天生是要去远行的。20多年前,作者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美好的愿望,从贫瘠的山村里走出,一身泥土的气息,向着心中的远方不停地奔跑、奔跑。马忠自认,自己就如同另一朵被故乡放飞的蒲公英来到广东他乡。
马忠在书中感叹:对曾经的那段孤儿寡母的日子,邻居们从不看“我们的笑话,依然像父亲在世时一般,收水插秧,点秋粮,主动过来帮一把。按当地的规矩,别人帮了你家的忙,你是要还人家的。否则,有了这次,下回再喊不到人了。可是,好心的邻居非但没要我们还过活路,有的甚至连饭都不吃我们的,干完活路就走了”。
书中写到岳母制作红豆腐的过程:黄豆要选粒大饱满的,木桶里泡涨了后,在石磨上一勺一勺地磨成豆浆,经纱布过滤,倒进大铁锅文火煮开,再用特制的酸水点清,包帕包起来榨干水分,先做成豆腐,然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平摆在稻杆上,放到温暖的容器中进行发酵。
秋高气爽,粮食入仓。每当这个时候,自然也是乡村最美的季节。麻雀、喜鹊等鸟儿成群结队地飞来,让寂静的故乡村庄有些热闹。鸟儿栖落在柿树上,变成另一种风景。
书中还提到作者的漂流经历:皮艇依然顺着水的流势漂流,在水中自由地前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怡然,偶尔还从高处直落,心中没有任何的旁杂,因为心在水中了。
书中对第二故乡自然的描绘令人愉悦:深山是鸟儿的天堂,树梢、岩石、草丛、溪边均可筑巢。行走在大旭山,随时可见灵动的身影在天空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那或短或长清脆的鸣声,使森林的幽深变得亲近。
书中还写道,时代倾城是从农田、瓦舍间生长起来的。刚开发的时候,就是东城的一个大型建筑工地,四处高悬起旋转的吊塔,建筑车辆川流不息。没过几年,就有一个又一个楼盘拔地而起,摩天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节节升高。
在书中,马忠的笔触延伸到了草原美丽的风光。他感慨地写道,草原因为草地而美丽,游牧民族因为草原而富庶,历史因为草原而波澜壮阔。
马忠对外婆的回忆,深情而细腻:外婆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经常积德行善。由于外婆家在赶大河口的路边上,每当赶场,外婆家就非常热闹。夏天会有许多赶场的人来外婆家喝水,而冬天每逢赶场,外婆就会烧一大锅开水泡茶,让口渴的人解渴祛寒。
《奔跑的蒲公英》对家乡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马忠对故乡人事的深厚情感。无论是对蒲公英的诗意描绘,还是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回忆,都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深情。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丰饶厚重的文学价值,更传递了真诚美好的人文情怀。
书中通过“奔跑的蒲公英”的形象,传达了生命自由与奋争的理念,强调了自由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向往。书中通过对故土亲人的描绘,呈现了人生一言难尽的复杂况味。无论是年轻时的激情与梦想,还是中年时的沉稳与智慧,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作者通过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命运抒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奔跑的蒲公英》采用诸多表现手法,如动态描写、意象叠加等,这些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美学价值。
置身快节奏的简缩时代,奔波忙碌的人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品味生活、反观自我。在此文化背景下,就更需要有一些文字能让我们暂时放慢脚步重新审视内心世界。《奔跑的蒲公英》不仅展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写作功底,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思考,引发读者如我的心灵共鸣。
马忠的散文,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一位有幸读到它的人的心田。他用诗人的现实与浪漫结合的笔触,还原了故乡生活和现实遇到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不易。将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通过精心捕捉的各种世象和意象,令“奔跑的蒲公英”跃然纸上。
(《奔跑的蒲公英》,马忠著,三江文艺出版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