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成都观察 邹嘉语

从“概念蓝图”迈向“现实图景”,低空经济正迎来黄金发展周期。四川如何依托全国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优势,打造千亿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围绕这个热门话题,3月28日,由四川省经济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25四川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成都空港国际会议中心启幕。本次大会以“智领低空·翼联天府”为主题,汇聚行业权威专家、企业代表及媒体等700余人。

大会发布了《四川省低空经济工作报告》,明确至2026年培育10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成覆盖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标准体系的完整生态圈。

会场内,讨论主题集中而热烈。国家发展改革委专家、北航院士及企业代表围绕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智慧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展开前沿探讨。

四川省经济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李阳春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它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物流效率,还能在旅游、农业、安防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会场外,低空科技成果展区吸引嘉宾驻足:应急救援无人机、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本土创新产品,彰显四川技术硬实力。此外,新奇的无人机足球也吸引众人目光,展区前的工作人员介绍:“作为科技与体育结合的创新应用,无人机足球能让低空经济以更亲民、有趣的方式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从论坛到展区,会场内外“成都机遇”无疑是出现频次最高的热词。

“这些创新应用能够充分证明,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航天规划设计集团低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忠表示,“从医疗急救到农业植保,从城市物流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落地,未来还会拓展到更多民生领域。”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成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达237家,覆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数据平台全链条。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无人机整机制造占比超40%。

四川省低空经济协会筹委会副主任姜涛说,作为大会举办地,双流区在低空经济领域也有区位优势。他表示,“依托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和国际机场优势,双流在国际航材贸易、航空物流、产业人才培养等领域潜力巨大。”目前,区内已集聚中国商飞、顺丰无人机等头部企业,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长23%。

目前双流区内已落地多个全国示范项目——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川藏线常态化运营,将高原物流时效提升400%;纵横股份开发的应急救援系统,在泸定地震中实现72小时不间断物资投送;全国首个城市低空交通管理平台,正试点无人机医疗配送、电力巡检等300余个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