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官群聊打仗,竟然主动拉了一个记者“潜水”围观,真是离了个大谱!
这位记者3月24日披露了高官群聊内容后,“群聊泄密”事件令全美国哗然,成了特朗普政府的又一个“世界级笑话”。美国国会两党参议员已经联合致信国防部,要求彻底调查该事件。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又被曝其支付软件账号好友列表也一直向外公开,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
这次泄密有哪些细节?揭开了白宫哪些问题?今天《夜观天下》就来聊一聊。
离谱泄密如何发生?
我们先来看看,这场离谱泄密是如何发生的。
美国记者杰弗里·戈德堡说,3月中旬,他在聊天软件Signal上,被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拉进了一个名叫“胡塞PC小组”的18人群聊。他惊奇地发现里面有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等美国高官。
3月15日,国防部长在群聊里发布了美军空袭也门的计划,详细到使用的武器,包括MQ-9无人机、F-18战机、战斧巡航导弹,还有战机起飞和发动袭击的时间,具体到了几点几分。
两小时后,美军果然按照这个计划空袭了也门胡塞武装。
万斯等人还在群里口无遮拦,聊了一些其他信息,比如打算用“保护海上贸易”为由,向欧洲“收钱”,等等。
《大西洋》月刊网站上戈德堡文章的截图。
官僚主义凌驾于国家安全之上
这起泄密事件,再一次让人想起当前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名言:“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
无独有偶,华尔兹、赫格塞斯等其他涉事的国安高官,还被媒体发现,他们的手机号、电子邮件账号乃至部分账号密码,都在网上公开可查。专家称,黑客利用这些足以向政客发起“网络攻击”。
如此种种让人看到,美国政治体制下,专业能力不受重视,官僚主义可以把国家安全视若无物。
事件发生后,白宫首先想到的就是“甩锅”、推卸责任。
先是“甩锅”给记者,说戈德堡撒谎,是“卑鄙小人”,“编造故事”,“对国家不利”。
然后否认泄密。3月25日的听证会上,面对轮番质问,情报官员反复说“不记得”“不知情”,含糊其辞。
眼看泄密一事抵赖不了,又开始否认泄露的是机密。美国副总统、国务卿、白宫新闻秘书都站出来说,群聊内容不涉及机密。
最后还不忘“阴谋论”一把,称此事是“舆论干扰行动”,旨在转移公众注意力。
后来华尔兹(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坦承“全部责任都在我”,特朗普还护短,说只是“小事故”,华尔兹是个“好人”,并不打算解雇他。
美国情报系统管理不严
泄密事件,也暴露了美国情报系统的结构性弊端。
毕竟,作战计划通过Signal这类商用聊天软件来发送,也是“闻所未闻”。
实际上,Signal早就被五角大楼禁用了。但美国官员透露,白宫重要部门的每个人都在Signal上进行讨论。
聊天应用程序“信号”(Signal)资料图
这起“业余且离谱”的泄密事件,也引发了美国合作伙伴的担忧,特别是“五眼联盟”国家。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必须从这类事件中吸取教训;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也说,应该采取措施确保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美国对盟友的轻视与工具化
这起泄密事件,还体现了在“美国优先”体系下,美国对盟友的轻视和工具化。
几名美国高官在群聊中提到,不能让欧洲“搭便车”不劳而获,应该让欧洲“出钱”。
这些高官毫不掩饰对欧洲的蔑视,要求盟友出钱的行为,不得不让盟友们心生警惕。
有媒体认为,欧洲人不必再存幻想,如今欧洲在白宫眼中,既是“可悲的累赘”,又是“待宰的提款机”。短期来看,此事的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长期来看,欧洲必须在防务上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这是2024年11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胡友松 摄
随着“美国优先”政策日益蜕变为“美国独大”的霸权思维,美欧同盟之间的互信已经岌岌可危,正在加速分崩离析。
这起荒诞的泄密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病灶——从情报系统的结构性漏洞,到官僚体系的傲慢,再到对盟友赤裸裸的算计。所谓的“美国优先”已异化为一场危险的单边主义狂欢。
川观新闻记者王桃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网、中新社、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
主播:谢晨曦(实习)
文案:王桃
摄像:朱文博 韦咏靖(实习)
制作:郭雨荷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美国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啊,睥睨天下,结果成了全天下的笑话
反正就是实力雄厚,泄密不怕,脸皮厚点,都不是事。
在白宫高官眼里,这都不是事,都会不了了之的,已经有经验了。
又让大家看笑话了,哈哈
美国一帮政客肆无忌惮,不知羞耻!
所谓的“美国优先”已异化为一场危险的单边主义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