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如大家所预料的,来了一个特别大的动作就是——加关税!
当地时间的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个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总统以来,无差别地“关税攻击”所有盟友,那么除了在经济方面无差别攻击,他在安全方面将会有什么动作呢?将会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产生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在《夜观天下》来聊一聊。
一、“美国优先”对经济和安全都有影响
从这个“汽车关税”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特朗普的2.0版本”已经开始向盟友发起攻击,它不只是带来经济方面的影响,在安全合作方面也会带来改变。
我们知道,特朗普一直推行的是“美国优先”政策,就是“欠债还钱,好聚好散”。在他的认知里面,美国的所有盟友,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安全上,都不可以再继续搭美国的便车。
在特朗普上任之前或者是上任初期,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些盟友还认为,特朗普可能会像首次任期那样,会受到美国的建制派以及理性主义一定的约束。但是从目前来看,尤其是美国推动俄乌走向和谈的这个进程来看,“特朗普2.0版本”只会更加地放飞自我。
二、亚太地区的“轴辐结构”渐成过去
那么放飞自我以后的特朗普会对美国的安全政策进行什么样的调整?或者说美国的安全政策在亚太地区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变化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架构。二战以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架构有一个称谓叫作“轴辐结构”。
什么叫作“轴辐结构”呢?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安全同盟,这个安全同盟就像一个伞形的结构,在亚太地区形成辐射,比如说美日同盟、美澳同盟、美菲同盟。所有的这些同盟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都是以美国为核心,美国拥有极强的控制力,并且美国对他们是有协防义务的。
不过,这样一种同盟结构也就意味着,这些弱小的盟友是可以依靠美国的庇护,并且,“Free ride”(免费乘车),也就是说白嫖美国的这个军事优势。美国这样的安全架构,其实在亚太地区已经支撑了很多年。
三、向网络化安全结构转变
但是,随着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在不断地变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架构,也发生了一个极大的变化,就是它从“轴辐结构”在向网络化结构转向。而这正是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的时候,所出现的比较大的一个变化。当然我们知道,其实在特朗普任期的时候,就提出了奥库斯(AUKUS)、“四方安全对话”(美日印澳)、奥库斯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以及美日澳战略对话,等等。
我们发现,它都是从原来的双边安全结构,在向一个三边或者多边的结构转换。这样的转换意味着什么呢?从盟友来讲,他们更难像以前那样去“白嫖”美国的军事优势了,所有的盟友
都需要参与到美国的安全架构之中,并且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说从经济上,像奥库斯,澳大利亚要向美国和英国支付大概3000亿美元的费用,以此来获得美国和英国对澳大利亚的核技术的转移和提升。
当然这也带来了第二个变化,其实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意味着在整个亚太地区可能会形成一个更加具有排他性和网络化的一个军事联盟。很显然,这样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当然哈,美国的盟友也面临一个困境,就是让他们出钱的这个目的不一定能够完美实现,而且现在美国的盟友们也在准备着假如美国没有存在于亚太地区,他们将如何面对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变化。
推荐阅读·千万读者都在看
·
·
·
近期热门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来川观新闻APP看更多
主播 沈予加 文案 沈予加 编辑 杜馥利 校对 徐海鹏 责编 邓强 审核 曾东平
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