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长期性任务。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部署要求,四川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正式启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学校“校园餐”、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被列为整治重点,着力惩治“蝇贪蚁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据统计,2024年四川累计收集群众诉求反映72.7万件,已推动解决70.7万件,从中发现问题线索5.2万件,立案3.3万人。

反腐败斗争既要打“虎”也要拍“蝇”,既要刮骨疗毒也要防微杜渐。依然触目惊心的数字深刻表明,惩治“蝇贪蚁腐”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力印证党中央对反腐败形势的判断科学准确,深刻警醒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

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雁过拔毛……“蝇贪蚁腐”看似蚊蝇叮咬,实则伤筋动骨。这些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的“微腐败”,不断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接消解着政策善意,侵蚀着执政根基。在日常生活中,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往往就藏在这基层治理的毫厘之间。因此,必须持续发力,常态化长效化精准惩治“蝇贪蚁腐”。

“蝇贪蚁腐”涉及诸多领域,点多面广、专业性强。既要对重点领域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巡视巡察、政法、审计、信访等的协作配合,切实提升问题发现效率;又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深化运用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等方式,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织就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自上而下的制度约束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约束相结合,既祛除沉疴积弊,又疏通治理经脉,让监督生态得以科学重构,巩固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

着力惩治“蝇贪蚁腐”贵在精准治理。成都市依托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有效识别“影子公司”“期权腐败”等隐性腐败问题,泸州市纳溪区通过比对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数据发现“公车私用”问题,广安市邻水县的“小邻通”政务云监督平台让每一分钱都留下电子痕迹……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工作,不断织密数字监督网络,不仅能实现对“蝇贪蚁腐”的精准识别和精准“打击”,还能有效应对其隐形变异和翻新升级等情况。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持续提升监督执纪执法的信息化水平,让惩治“蝇贪蚁腐”更具穿透性和精准度。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新形势下,着力惩治“蝇贪蚁腐”,必须在常态长效惩治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让电脑辅助大脑、让天眼帮助肉眼、让算力补充人力,惩治“蝇贪蚁腐”就不仅仅是腐败存量的削减,更是治理能力的质的跃升。当技术赋能、制度创新、价值重构更好地形成治理合力,必能持续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以更大力度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