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还能用手机上传画作、和老同事‘云互动’,‘蓉城金秋’信息化平台让我乐享退休生活!”刚退休的张老师的手机上,一款名为“蓉城金秋”的平台正架起离退休老同志互动交流的数字桥梁。
当“老网民”遇到“新平台”:“老有所为”变得更有趣
清晨的老茶馆里,63岁的张老师正向老友们展示手机界面:“点这里进入‘金秋风采’,昨天画的青城山景已经通过审核了。”这位曾对智能设备敬而远之的老同志,如今在“金秋风采”板块持续创作,作品屡获系统推荐。
通过天府市民云APP或微信小程序进入“蓉城金秋”首页,只见显著位置设置党建学习、政策解读等特色板块,所有交互按钮均经过触控轨迹优化,不仅采用适合老年群体的“大字版”界面,并在资讯中心等多文字页面设置“语音播报”功能。
从“手足无措”到“一键畅游”:适老设计破解“触网焦虑”
“我们建立了‘银发数字需求清单’,把操作焦虑转化为设计语言。”该平台技术负责人透露,“蓉城金秋”信息化平台设计将“适老化”理念进行到底,考虑到老同志的使用习惯,开发大字版界面、语音播报功能,简化注册和登录流程,操作流程更加简单,并贴心地设置了“常用功能”入口,老同志最关注的理论学习、活动报名等板块一目了然、一键直达,用起来非常顺手。
平台活动中心还会不定期的发主题征集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特长的“云舞台”。“划拉两下手机屏幕,就跟在人民公园茶馆里头翻报纸似的,又亲切又有成都味儿!”张老师表示。
从“能用”到“爱用”:让银龄风采绽放数字舞台
作为老同志们畅享智慧生活的途径之一,“蓉城金秋”依照“用户为本、安全为基、适老为先”的升级理念,整合“云学习”“云党建”“云展示”几大模块,实现了新闻动态、风采展示等功能。同时结合老同志实际需求,创新设计积分奖励机制,将登录学习、志愿服务、上传作品等行为转化为积分,定期评选“金秋达人”,全员激励增添活力。
秉持“要让每个老人都能拥抱数字文明”的理念,“蓉城金秋”信息化平台正在进行“数字适老”的创新实践。下一步,平台将接入更多智慧场景,用有温度的科技,托起幸福“夕阳红”。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