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主要指春季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倒春寒”不仅是一种天气现象,更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近日,一股寒潮自北向南影响我国,而此时我国部分地区小麦此时正处于拔节期,抗寒能力较差。那么,“倒春寒”来临后,种植户应该怎么样应对?有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对此,中国三农发布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教授郭文善。
郭文善介绍,3月25日至29日,全国中东部有较大范围的降温过程,降温幅度较大。降温虽然对小麦的生长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最低温度大多在0摄氏度以上,所以对小麦不至于造成严重冻害。但大家应该高度重视,如果田里太干,应该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寒性,能够减少冻害的影响。农户还可以在低温来临之前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生长调节剂,也有利于提高小麦抗寒性。
郭文善表示,在低温过程之后,要及时查苗,了解冻害的实际影响,查看是否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冻害较重,需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来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如果冻害不严重,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来帮助小麦恢复生长。
这次低温对小麦丰收的苗情基础不会构成明显影响,可能部分地区的叶片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不至于很严重。北方此时小麦还没有拔节,不会有太大影响。对于已经拔节的小麦,零下2摄氏度以下的气温会冻死一部分茎蘖;如果在0摄氏度以上,顶多是部分叶片受冻,不会造成严重影响。黄淮地区小麦刚刚起身,有一定的抗寒性,不会影响太大。对于南方小麦已经拔节的地区来说,最低温度2摄氏度以上,所以也不会有太明显影响。
摄像|李江杰视频剪辑|许瑞龙编辑|宋锐主编丨蒋琳、黄莉
监审丨钟倩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