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刘川 王培哲 宜宾观察 罗顺

3月25日上午,以“宜”江向海 “沪”动未来为主题的宜宾市2025长三角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共签约项目130个,签约总金额达493.3亿元。

长三角和宜宾互动频繁

宜宾为何将2025年首场省外投资推介会放在上海?

据介绍,长三角是近年来宜宾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科创与高端制造优势突出;宜宾新能源等产业基础坚实。此次推介会定在上海,旨在通过深化两地合作、促进资源互通,构建跨区域创新生态。

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地宜宾的项目就是两地优势结合的典型案例之一。“宜宾是我们继成都和重庆之后,在川渝落地项目的第三个城市,在宜宾,我们覆盖海陆港、工厂等场景的无人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结合五粮液产业链的物流需求,打造定制化智慧集装箱运输方案,并探索新能源整车制造本地化,推动宜宾传统物流向‘数智化绿色化’跃升。” 西井科技副总裁兼全球发展负责人孙驰表示。

当天,宜宾与合肥常青、福然德等10余家上市公司,上海西井科技等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记者梳理签约表发现,130个签约项目不仅涵盖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宜宾聚力打造的千亿主导产业,还包含了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为宜宾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实现精准补位。

“我们这次在宜宾三江新区落地汽车零部件冲压件生产基地,为凯翼以及成都重庆的汽车企业配套,宜宾是我们在西南布局的唯一的生产基地,我们还计划明年将我们工业型人形机器人生产带来宜宾。”来自江苏无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雄伟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学梁表示。

基金招商越来越重要

在此次宜宾赴上海签约项目中,基金招商的分量越来越足。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宜宾市属国企与8家基金投资机构达成意向合作,共建通用人工智能、新型储能制造及应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8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签约基金推荐项目18个、协议金额82.9亿元。

去年8月1日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近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已正式发布,将于今年4月20日起正式施行。返还土地出让金、税收曾是地方政府为企业开出的常见优惠政策,但是都被《条例》列为禁止实施的范畴。

去年开始,北京、上海、江苏等省级政府先后发布百亿级甚至千亿级产业投资基金,这些政府出资设立的母基金希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当下热门的赛道,希望以投资换取这些新兴产业落地。

近年来,宜宾积极探索基金招商等招商引资新模式,建立“基金机构导流—产业专班研判—对应县(区)承接”的漏斗工作机制。三年多来通过合作资本推荐并成功签约落地项目34个、投资超1000亿元,促进了动力电池、晶硅光伏和储能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初,宜宾在全省率先举办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发布超600亿元的基金矩阵。会后,宜宾广泛对接意向基金机构31家,收到推荐项目107个,一季度签约项目130个、总金额近500亿元。

“面向未来,我们将推动基金投入到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更多产业赛道,覆盖到三江新区、高新区、高铁南片区等更广发展区域,延伸到科技研发、场景应用等更长产业链条,实现基金与城市同频共振。”宜宾市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