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一 图片由宜宾酒发局提供
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在成都举行,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经销商、生产商、供应商以及行业专家汇聚成都,一场行业盛典如期上演。
在历届糖酒会上,宜宾产区往往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这里是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有着4000多年酿酒史,孕育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酒。统计数据显示,宜宾五粮浓香产区以产量不到全国十二分之一的占比,实现了全国白酒四分之一的营收和六分之一的利润,白酒产业各项指标均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中国白酒之都”“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都是宜宾的闪亮名片。
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善酿者,何以宜宾?
千年传承 “酿”出“中国酒都”
“宜宾连空气里都蕴着酒香!”这是山东客商王杰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三江交汇,空气温润,酒厂众多,处处有酒香。这座酒香氤氲的城市,酒文化源远流长。
地处北纬28°,温润的气候、富含矿物质的优质水源以及独有的弱酸性黄粘土,造就了宜宾独有的酿酒先天优势。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其酿酒史最早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
先秦时期,宜宾地区的少数民族就有酿酒的能力和嗜酒的习惯。汉代,宜宾出现了以荔枝等水果发酵而成的 “蒟酱”果酒。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诗句,描绘了当时宜宾美酒令人陶醉的滋味。
明清时期,在宜宾,作坊甚多,酒肆林立,融合各家酿酒技艺之长而发展起来的“杂粮酒”在当地遍地开花。1909年,以陈氏秘方酿制的“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开启宜宾美酒走向全国、名扬世界的历程。
历经数代工匠传承,宜宾形成了独特的五粮浓香酿造技艺。选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合理配比成就“各味协调,恰到好处”,“种、酿、选、陈、调”美酒五字诀奠定优质基础,分层蒸馏、量质摘酒、分级储存酿造浓香经典。
深厚的文化积淀、天赋的生态资源、独特的酿酒技艺为宜宾白酒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2009年宜宾被授予“中国白酒之都”称号。
2024年,宜宾规上白酒企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利润超48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白酒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产区。宜宾还坐拥五粮液、叙府酒业、高洲酒业、竹海酒业、长兴酒业、南溪酒业等众多白酒品牌。
“链”动上下游 “酿”出千亿产业
3月,“高质量发展看川酒——主流媒体走进川酒产区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宜宾产区。两天时间里,主流媒体代表走进五粮液集团、叙府酒业、高洲酒业等重点酒企和宜宾酿酒专用粮种植基地,感受产区澎湃的发展活力。
站上2000亿元台阶,宜宾正以更清醒的思路谋划“势”的转换。在这片酒业沃土上,众多品牌拔节生长,白酒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升级,共同构筑起一片繁荣的景象。
在上百万亩高标准酿酒专用粮种植基地,春耕正忙,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既确保原料品质可控可溯,又助力农民增收。
在酿酒车间里,科技与传承并存。AI勾调、智能酿造、数字化生产不断推动白酒产业提升效率,传承百年的古法酿造技艺、元明清的古窖池奠定宜宾白酒五粮浓香特有的风味。
在下游环节,包装材料企业引入环保工艺,开发可降解酒盒;仓储物流中心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溯源;酒类食品园区吸引新希望、白云边等企业入驻,形成“生产—包装—物流”一体化生态圈。
上游生态筑基,中游智造赋能,下游价值延伸。如今,宜宾已形成以五粮液集团为龙头,50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80户中小酿酒企业、131户产业链配套企业组成的集原粮种植、研发设计、生产储存、品牌包装、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塑造“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品牌,向着2027年宜宾市白酒全产业链实现3000亿元营收的目标奋力迈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