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晋朝
2025年春节档,一部“川味”十足的《哪吒2》火爆全球,影片中融入的三星堆青铜纹样、成都宽窄巷子的烟火气,让观众直呼“想去四川打卡同款场景”。
无独有偶,从大银幕到电视屏,《驻站》《白色橄榄树》等“四川造”影视作品的热播,不仅让观众沉浸于剧情,更掀起了一股“跟着影视去旅行”的热潮。
“一条链上‘双产联动’。”正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所说,“影视是旅游的放大器,旅游是影视的延伸线”,当下四川正在形成“以影带旅、以旅促影”的良性循环。
从“拍摄地”到“打卡地”的流量密码
2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细雨微蒙间,一幢幢摄影棚正焕发着别样的火热——在这里,“影视+旅游”的融合已超越简单取景。
走进“视界一号”摄影棚,这座亚洲最大的摄影棚不仅是剧组摇篮,更开放为游客体验地——游客可参与虚拟拍摄、体验动作捕捉技术,甚至定制专属微电影。影视城周边,青杠树村、蝴蝶村等乡村通过“影视+生态”改造,变身“田园片场”,吸引《人生小事》等剧组取景,带动民宿、文创产品销量增长30%。
“数字技术是四川打通影视与旅游壁垒的‘关键一招’。”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就像《哪吒2》爆火离不开四川数字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跟着影视去旅行”的风潮,同样得益于技术革新带来的持久助力——在全国首座动漫游戏主题商业地标“天府国际动漫城”,园区通过AR技术复刻电影场景,让游客可化身“哪吒”腾云驾雾,或与“敖丙”互动合影。
“虚拟与现实的交织,让文化消费更具黏性。”成都影视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影视城正在建设XR棚、动捕棚等高科技设施,未来游客可通过元宇宙技术“穿越”到热播剧场景中,实现“拍一部剧,火一条线,活一座城”。
从“巴蜀故事”到“世界名片”的双产联动
“好的故事构建的情感共鸣,会从影视剧向旅游产业逐级延展。”在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董媛媛看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正将影视IP与旅游场景深度绑定:
成都影视城打造“西部数字影都”,吸引《太空冬眠》《三体2》等剧组入驻,拍摄基地同步升级为旅游体验区;三星堆博物馆联动影视创作,推出“古蜀文明探秘”主题线路,游客可化身“考古队员”参与沉浸式剧本游。
此外,脱胎于休闲旅游的健康旅游产业,也正为这条产业链注入新动能。以电视剧《驻站》为例,攀枝花借势向外推介其阳光康养资源,让剧中场景变身为攀西旅游的生动名片。当地同步开发的阳光康养、休闲徒步、温泉度假等产品,实现了“观剧—体验—消费”闭环。
“目标就是指向‘影视创作—场景转化—消费延伸’的全链条贯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2部门印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专项工作方案》(后简称《方案》),将“影视产业”与“休闲度假旅游”“健康旅游”列为关键赛道,而这其中,健康旅游产业无疑是整条产业链上的重要“落脚点”。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已出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此为政策基底,推动“从影视到度假再到康养”的全链条发展。
向前展望,《方案》绘就的蓝图清晰可触:届时,“影视川军”将与“文旅川军”深度协同——成都影视城剑指“世界知名影视高地”,联动九寨沟、峨眉山等世界遗产,推出跨国合拍项目;健康旅游将拓展至国际医疗康养合作,打造“东方瑞士”品牌。
“四川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让全球观众通过影视看见四川,通过旅游爱上四川。”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建圈强链的终极目标,是让巴蜀文化的影响力与四川旅游的吸引力,成为全球文旅版图中的关键坐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个人理解,真正的生态密码是文化。影视和旅游是对文化的解读,也是文化传播的良好手段。保护好,传承好文化,也是建圈强链的关键。
科技创新,思路更新,文旅融合,川味品牌,欢迎来耍。
坚持自主创新,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文旅融合,科技助力,打造特色,创立品牌,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到四川,到成都旅游、度假和居住,助推产业发展和经济腾飞!
四川文旅。
看了《哪吒 2》就想去四川打卡,这“影视 + 旅游”的模式太绝了,真会玩
成都影视城能让游客体验虚拟拍摄,还能定制微电影,太有意思啦,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