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文/视频

2月19日上午10时许,京东宣布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6个多小时后,美团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2月11日,京东宣布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且今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当天晚上,美团随即给出回应:发布公告称将于近期公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具体方案。

“红黄”之间的外卖“较劲”,成为了近期大家的讨论热点。

现在的最新状况是,京东、美团之间的“较劲度”已开始从数据上呈现出来——唐探了解到,京东外卖上线一周后,部分城市订单量增长超100倍。

当前,京东外卖已有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并仍在高速增长中。

“较劲度”还体现在一些细节变化上。比如,“品质外卖”的入口,已出现在京东App首页的“秒送专区”版块,位置比以前更显眼。

说来真巧,昨晚回家的时候,我在电梯上碰到一配送小哥,穿的并不是黄、蓝衣服,一问,还真是京东外卖的小哥!根据自身体验作出一个大胆推断:接下来京东外卖的“能见度”,可能会有一个“体感”的明显上升。

小哥皮肤黝黑,笑容也很憨厚,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这种踏实感,可能也源自于保障体系带给他内心的踏实。

京东的方案是,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美团的方案是,预计自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在当下多元化就业市场中,灵活就业已成为一种重要就业形式——其规模已达到2亿人。但灵活就业到底“灵不灵活”的一个核心关键是,从业者有没有得到稳定的保障?

以外卖骑手为例,他们长期面临职业风险高、社会保障缺失的困境。劳务外包或众包等常见模式,也存在“去劳动关系化”规避用工成本的问题。

这一次,两家企业在“较劲”中,将骑手的保险体系纳入成本考量,覆盖养老、医疗、工伤等核心权益,能为骑手提供“兜底式”保障。

“兜底”有了,骑手有了踏实感,意味着消费者得到的服务也能有踏实感,更意味着企业的品牌形象将有踏实感。

当然,外卖行业最关键的踏实感,来自外卖本身的品质。

这次订单能增长这么快,跟京东入局的差异化落点不无关系。与“黄蓝”两家企业早期“地推铁军”横扫中小商家的策略不同,他们选择聚焦连锁品牌,如海底捞、周黑鸭等。这类商家标准化程度高,能快速树立“品质外卖”形象。

京东外卖只招募“品质堂食餐饮商家”,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外卖的追求。

当然,这种更聚焦的选择,可能对初期商家规模迅速铺开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产业持续发展“健康度”角度来看,这更科学合理。

毕竟,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打出一副“长远牌”。

看到这儿,估计有人会想问,买了保险,骑手到手工资会不会变少?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美团客服回复,缴纳社保后到手工资可能会受影响。不过美团也正优先考虑骑手待遇的改善问题,后续还将陆续推出相关调整措施。

确实,企业要长远发展下去,绕不开的问题就是“算好经济账”。我想我们也不必过于急于求成,解决沉疴旧疾需要时间,平衡多方诉求需要思考。

只要大家都正向努力,相信我们的灵活就业,能“灵活”得更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