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

单条视频点赞最高71.8万次,“山洞养娃娃鱼”话题播放达1.7亿次……这是抖音账号“宝藏大鲵”交出的漂亮数据。而这位账号的主人,便是泸县返乡创业小伙杨建章。

2月19日,记者来到泸州市泸县奇峰镇宝丰村,在他的院内,篮球架、乒乓球台、台球桌一应俱全。“爱好体育,工作之余要做些运动。”自2014年返乡,杨建经历了中国娃娃鱼市场的动荡十年——十年来,娃娃鱼经历了从巅峰时期每斤500元的“水中黄金”到如今60元/斤的平民食材,他的创业史折射出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产业阵痛与突围。

杨建章与他养的娃娃鱼。

养殖车间里的十年沉浮

杨建章打开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娃娃鱼主题展厅,正中间的鱼缸中摆放着一条金黄色活体娃娃鱼供人观赏。右手边暗室中,潮湿的空气混杂着山泉水的清冽,上千条形态各异的娃娃鱼或静伏池底,或摆尾游动。杨建章抓起几条小鱼撒向池中,原本静谧的鱼塘瞬间翻涌起阵阵涟漪。

“娃娃鱼必须用山泉水或地下水流水养殖,我这里从前是灌溉渠道,水源条件好,病害方面重在预防。”对于养殖技术,杨建章早已轻车熟路。谈起为何选择娃娃鱼,杨建章说:“娃娃鱼是特殊品类,市场竞争有优势,当年看到央视的介绍,就萌生了创业想法。”

数据显示,娃娃鱼作为特殊水产品,市场价格在2009年时曾最高卖到近3000元/斤,随着全国范围内养殖数量激增,后来娃娃鱼的身价跌至2013年前后的1200元-1500元/斤。

抚摸着斑驳的鱼池,杨建章也赶上了娃娃鱼养殖辉煌的末班车:2014年返乡创业时,娃娃鱼价格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500元/斤左右,2017至2018年首次卖鱼也卖到300元/斤左右。疫情来临,娃娃鱼价格跌落谷底。“疫情期间,全国养殖户少了一半,价格也跌到40元每斤,如今市场回暖,也只能卖到60元/斤。”价格断崖式下跌让杨建章谋求转型发展,他意识到,只有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才能拓宽销路,赢得市场。

娃娃鱼养殖车间。

深加工破局谋求转折

目前,杨建章联合威远、眉山、宜宾及陕西共6家养殖场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其养殖最大存栏量达到10万尾。基于充足的原料供应以及低迷的市场,杨建章选择“再创业”发展娃娃鱼加工,而首次转型却并非一帆风顺。

“娃娃鱼宰杀困难,所以第一次模仿冷吃兔的概念推出了冷吃娃娃鱼,但市场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说是走了弯路。”杨建章思考,娃娃鱼属于特色水产,加工成冷吃款的小块,消费者不易认出,另外娃娃鱼的市场接受度和饮食文化也有待开发。

去年4月,依托加工厂代工,杨建章推出了新产品——整条手撕娃娃鱼,目前有麻辣和五香两个口味。“价格定为268元、298元,春节期间就卖了上千条,市场表现还不错。”杨建章说,依托抖音平台强大的曝光率,他在娃娃鱼市场打出了一些知名度。“在发展加工的同时,自己也在摸索新媒体运营,平时全靠我们夫妻二人完成拍摄剪辑,目前抖音粉丝量有22万,加上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全网粉丝量超50万。下一步还将发展直播带货。”杨建章认为,市场上不缺养鱼的人,缺的是宣传和对产品品质的把控。他已定下目标:2024年共卖了鲜活娃娃鱼1万多斤,手撕娃娃鱼3000多条,2025年争取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