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评论员 龙敏飞
2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四川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的相关情况。“乡村著名行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乡村地名建设中“有地无名、有名无标、一地多名”等现象,而开展的专项行动。
一直以来,在广袤的乡村,“有地无名、有名无标、一地多名”等现象客观存在,这看似小事,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的管理、发展和文化传承。源于此,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更像是一场及时雨,对推动乡村地名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等,有着积极且正面的价值。
地名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其是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生产生活的基础信息。在四川,很多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如“青城”暗含道家文化,“都江堰”彰显治水智慧,“剑阁”彰显坚韧品格……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著名行动”正是对乡村文化记忆的守护与传承,有助于延展文化内涵,释放文化魅力,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四川累计新增命名乡村地名5483个、利用微信小程序采集上图地名和兴趣点8.8万余条、设置维护乡村地名标志1万余块,给公众生活与旅游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任何行动的推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会面临现实的挑战。在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中,如何平衡好规范化与尊重历史文化的关系,如何让村民们参与进来,如何让村民们成为乡村地名的守护者与传承者等,都是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乡村著名行动”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但要达到预期效果,仍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政府要积极主动去保护传统的地名文化,避免因盲目规范化造成的文化断裂现象,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村民们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创新地名管理方式,加强智能化管理水平;对村民们来说,应主动承担起保护者与传承者的角色,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地名文化的良好氛围贡献力量。
“乡村著名行动”不仅是一项地名规范工程,更是一项文化振兴工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要以“乡村著名行动”为契机,守护好乡村的文化根脉,传承好乡村的文化基因,为谱写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