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快评
最近,经常买菜的朋友有没有发现,蔬菜价格十分亲民。北京市海淀区一家便民蔬菜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蔬菜都降价了,白菜、萝卜每斤只要一元钱,去年这个时候还得两元;之前六七元一斤的圆茄子,现在也只要三四元钱。”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农业农村部监测,2025年第6周(2025年2月3—9日)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8.61,比前一周降低2.52个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1.65个点。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5.48元,环比跌4.4%,同比低11.3%。分品种看,25种蔬菜价格下跌,1种持平,2种上涨。
此轮价格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供给充足。春节后,气温回升,尤其是南方地区,光照充足、雨水适宜,蔬菜生长速度加快。北方地区温室大棚蔬菜也在春节后进入集中上市期,产量稳定且供应充足。例如,山东寿光、河北邯郸等设施蔬菜主产区的茄果类、瓜类蔬菜在节后大量上市。同时,节后餐饮行业进入淡季,采购量减少,让市场供应更加宽松。此外春节后,人工费用基本回落到日常水平,物流也恢复正常,带动菜价回落。
冷链运输成本的降低,也在这轮蔬菜降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北方冬季市场上的蔬菜很多来自南方,运输过程少不了冷链、冷库的使用。而据统计,2024年我国冷库求租量为1759.53万立方米,冷库出租量为3653.71万立方米。出租量是求租量的2.08倍,这意味着有一半冷库租不出去。不少地区冷库租金几乎腰斩,冷库的价格低到了普通仓库的程度,这也带动了蔬菜价格的下降。
对于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农业农村部非常重视,去年元旦之前,还专门安排部署,确保元旦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目前,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基础扎实,在田蔬菜面积721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80万亩左右,而且我国“菜篮子”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随着气温回升,蔬菜产量会继续增大,还会有新的产地的蔬菜相继上市,市场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蔬菜价格季节性回落的特点会更加明显。
蔬菜价格下降,消费者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当前部分蔬菜价格已跌破成本线,一些地方菜农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时间长了就会挫伤菜农的种植积极性,影响未来市场供应。所以,在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得通过政策扶持、产销对接、保险补贴等方式,帮助菜农稳定收益。只有实现消费者与种植户的双赢,才能确保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消费者的“蔬菜自由”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李宜晓
视频剪辑丨许瑞龙
编辑丨乔一茗
摄像丨徐豫
主编|蒋琳
监审 | 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阅读更多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