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没想到吃个东西,把自己吃进医院了!”30来岁的小胡(化名),对于这几天的经历直呼后悔。

前些天,小胡路过菜市场时被摊位上的“糖雪球”吸引,尝过之后觉得酸酸甜甜的味道很不错,一次性买了约1斤回家。回家后,一口气“炫”了个干干净净。但第二天,胃却感觉越来越痛。2月18日,小胡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急诊胃镜检查,医生发现,小胡的胃里有一个6cm的结石,把胃都给磨烂了。

网上相关截图。 魏冯 供图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世美介绍,胃结石伤害下,小胡的胃角被“磨”出了一个2.5cm的溃疡,甚至一部分的血管都已经被磨破,有了出血的状况。如果不及时将胃结石取出,可能因进一步的磨损造成溃疡面积增大、加深、个数增加,出现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王世美医生介绍,直径6cm的胃结石已属巨大,明显超过食管及咽喉部的管腔直径,无法直接取出。如果强行取可能造成管腔撕裂穿孔,医生利用内镜分两个步骤完成取石:先是利用器械将结石击碎,先行取出石头较大部分;再是将剩余较小的结石进行粉碎,并充分“打捞”。

(医院供图)

“每年都会碰到因为猛吃柿子之类导致胃结石的患者,但程度这么严重的还是比较少见。”王世美医生解释,胃结石是由于食入的某种动植物成分、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在胃内不被消化凝结成块而形成的,常见引发这类问题的,多为短时间内进食了大量的柿子、黑枣、山楂等。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给小胡的术后治疗建议中有一条是:“病情允许后大量喝可乐。”王世美医生解释,可乐中含有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可以将胃石逐层溶解,但这只对部分植物性胃石的患者有效。而对那些形成时间较久、硬度较大的结石,这种方法没什么效果。“建议大家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王世美医生提醒,不明胃结石情况之下盲目饮用大量碳酸饮料,也可能起到反效果,导致加重病情,甚至引发胃出血、胃穿孔。

科普多一点:

胃结石,可分成这三大类

胃结石可以引起腹痛等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出血、肠梗阻、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根据成分常可分为三类:

植物性胃结石:主要由各种未消化的植物成分组成,包括鞣酸、纤维素、果胶、胶质等。最常见的是空腹大量进食柿子、黑枣、山楂等富含鞣酸的食物。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再与果胶、树胶及食物残渣等黏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形成胃结石。

毛发性胃结石:由毛发组成,也可混有毛线及动物毛等,多见于有吞食毛发习惯或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毛发与胃内的黏液等混合,可逐渐形成胃结石。

药物性胃结石:碳酸钙、铋剂等药物在胃内如果没有被充分溶解和吸收,就可能聚集形成结石样物质。长期、大量服用这类药物且饮水较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