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博物馆内,有块著名的“刘德华”城墙砖。

六百多年前“刘德华”烧制的城砖,如今成了博物馆的“顶流”。这个刘德华可不是我们现在的“华仔”,而是明代的“造砖人夫”刘德华。

朱元璋定都应天,修建应天城的时候,动员了当时江南各地几百万军民一起造城墙砖。为了保证质量,每一块城墙砖上都有铭文,确定这块砖可以追溯到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刘德华就是当时给应天城造砖的一位普通人。

这块砖上的一侧铭文写到:“督造官吏——瑞州府提调官程益司吏艾诚/上高县提调官县丞吕翊司吏赵用宾。”另一侧铭文写到:“总甲黄原亨,甲首刘德华,小甲简文华、窑匠晏文叁,造砖人夫刘德华”。

刘德华的身世揭开了谜底。他是瑞州府上高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

“650年刘德华造的砖”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物勒工名”制度。“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问责制,起源很早,是古代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综合

编辑:吴璠

复审:陈双双

审签:张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