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8日报道,在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居领导地位的美国,正围绕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中国产生越来越多的竞争。但实际上在幕后支撑美国研究能力的还是中国。
保尔森基金会下属的麦克罗波洛智库对AI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之一——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在2019年和2022年采用论文的作者进行了分析。
在对其供职机构进行梳理后发现,2022年谷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企业和机构在论文作者数量前十名中占据七席,再次凸显美国在该领域的地位。
不过,中国正在紧追美国的脚步。2022年该会议采用的来自中国企业或机构的论文数量有所增长,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跻身前十。
2025年1月,中国新兴企业深度求索发布了高性能AI模型。这款使用少量投资研发的高水平AI模型甚至引发美国英伟达等公司股票暴跌。
麦克罗波洛智库的分析显示,在美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专门从事AI研究的顶尖学者中,毕业于中国本土大学的人数最多,他们很多都是在中国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前往美国攻读研究生的。2019年这一比例为27%,2022年已经达到38%,而当年毕业于美国大学的AI研究人员占比是37%。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新智能综合研究中心主任杉山将认为:“一定比例来自中国的优秀年轻人正在为(美国)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发展作出贡献。”
报道称,未来美国领先地位是否会发生动摇?假设中国政府和企业呼吁人才回国,其在AI领域的研究实力存在飞速上升的可能性。
微信审核 | 陈向阳
内容编审 | 粘轶锋 洪慕瑄
微信编辑 | 凡帅帅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