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宋德松

今年春节,最火的话题之一就是DeepSeek(深度求索)。DeepSeek的出现,不仅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让全球见证了我国在AI领域的卓越创新与突破。昨日,河北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天津智算中心)成功部署国产大模型DeepSeek全系,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完整接入该模型的智算平台。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国产AI技术生态的跨越式升级,更以“算力普惠+模型开源”的双轮驱动,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DeepSeek的出现,让全球看到了中国AI的硬核实力。”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CEO(首席执行官)孔祥朋在发布会上难掩激动。他坦言,过去企业开发AI应用常面临两大痛点:训练成本高昂、技术门槛过高。而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与开源模式,将模型训练效率提升30%以上,硬件成本降低50%,真正实现了“让AI用得起、用得好”。

以天津智算中心的实践为例,其部署的DeepSeek 671B全量模型及6个轻量化蒸馏模型,可为企业提供“即插即用”的算力服务。一家参与合作的医疗科技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过去自建算力中心需投入上千万元,现在通过智算中心调用DeepSeek,成本骤降至百万元级,还能获得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

DeepSeek的引入并非一蹴而就。天津智算中心凭借华为全栈自主可控的300PFlops(浮点运算次数)算力底座,成为全国首批适配DeepSeek的平台。“部署仅一周,就有十几家京津冀企业主动接洽,包括多家央国企和上市公司。”孔祥朋透露,这些企业覆盖智能制造、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合作意向集中在垂类模型开发与场景落地。

作为首批受益者,天大智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徐大为深有感触:“过去我们的‘海河·岐伯’中医诊疗模型只能提供基础建议,接入DeepSeek后,它能结合用户生活习惯、地域气候等数据,生成个性化调理方案。”他举例,一位患者因冬季干燥出现咽痛,模型不仅推荐了润肺食谱,还提示“增加室内湿度至50%”,实用性大幅提升。

“从政策引领到基建突破,从模型开源到生态聚合,DeepSeek落地的背后是河北区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系统性布局。”河北区数据局局长杨天虎介绍,河北区政府率先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从算力补贴到人才引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我们的目标是为企业减负,让创新无忧。”

同时,在基础建设层面,天津智算中心以300PFlops(浮点运算次数)算力并采用华为全栈国产化架构,确保技术自主可控。杨天虎强调:“这不是简单的算力堆砌,而是‘政产学研用’生态的全面打通。”目前,中心已联合发布11个垂类大模型,并与14所高校共建AI课程,年内将完成14个国产模型基座的替换,彻底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对于下一步规划,孔祥朋描绘了清晰路径:2025年天津智算中心将冲刺1000PFlops算力规模,并建设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业化智算中心。“我们正与市金融局合作搭建数据专区,未来银行可通过AI模型快速评估企业信贷风险,效率提升超80%。”

杨天虎告诉记者,河北区将整合智算中心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数据资源,打造高质量开放数据集。“比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们已汇集10万小时真实路测数据,车企调用后可直接训练自动驾驶模型,研发周期缩短一半。”

当算力普惠遇上技术自主,当数据要素激活千行百业,“天津智算”正以破竹之势,为中国AI生态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