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镝
日前,中央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通报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调研组赴基层调研搞层层多人陪同问题。通报指出,其间,对基层陪同人数缺乏严格把关,省、市、县、乡层层多人陪同,有时一个调研点陪同近10人,增加了基层负担。
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的开展,让“轻车简从”“减少陪同”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常态。而诸如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一行3人下基层调研再陷“层层陪同”困局,不仅劳民伤财、误事害人,助长官僚气和衙门气,还挤占了基层干实事的时间、给基层添堵增负,成为了基层干部说不出的痛。
“层层陪同”时有发生的背后,一有部分基层干部怕得罪领导的考虑;二有部分领导干部放不下“身份感”,没有前呼后拥、层层陪同,就没得到足够尊重的“面子观”在折腾;三有部分别有用心之人,把陪同当作与领导拉近关系的机会,借机留下“好印象”,谋求“好前程”,导致将领导陪好成为了基层“头等大事”。说到底,“层层陪同”就是唱虚功、图虚名、贪虚荣的表现,实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发作。
事实上,上级领导来调研,基层陪同也在情理之中。上级领导不了解基层情况,甚至连地方都找不到,随行介绍既能带路又能方便了解情况,让领导更加直观、快捷地了解基层情况,能起到方便调研的效果。然而,层层陪同不仅让调研变得繁琐和形式化,还可能影响调研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部分基层干部在层层陪同压力下“报喜不报忧”,有的进行“作秀式”展示,使得调研考察听不到真话、了解不到实情,违背了调研的初衷。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为基层减负,关键还是要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严查“四风”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要摒弃“官念”“杂念”,真正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到基层调研做到轻车简从,减少陪同,才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和心声,才能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