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自上映以来,票房突破90亿元,再次创造中国电影影史票房纪录。这部“成都造”电影不仅展现了四川动漫产业的蓬勃生命力,也为四川文创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如何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进一步做活文旅资源,抢占文产发展高地?本期天府新论刊发五篇评论文章,对此进行分析评述。
河南日报评论员 赵志疆
连日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随着票房数据节节攀升,很多人都在关心同一个问题:《哪吒2》的票房上限到底有多高?
前几天,百亿票房还是很多人眼中难以逾越的大山,当《哪吒2》取得87亿票房之后,不少人已将目光对准了更高的高山。2月10日晚,据猫眼专业版预测票房数据显示,《哪吒2》最新预测总票房142.5亿,预测最终票房将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冲击全球电影票房榜前七。
导演李安说,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哪吒》系列电影大获全胜,不仅仅是因为“命好”,更是因为其带有“使命感”。哪吒精神绝非简单的热血反抗,而是将“闹海”转化为对偏见、环境、人性的系统性反思,就像导演饺子所说:“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我晓得,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当观众为哪吒与敖丙涅槃重生而潸然泪下的时候,导演饺子用18年时间演绎了一场比电影更燃的“逆天改命”。而成都,就是孕育这一场惊世蝶变的“七色宝莲”。
《哪吒2》的成功,不只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再突破,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一份优质“答卷”。几千年来,成都既传承着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巴蜀文脉,又书写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成都推动文创与城市文化传承、美学设计、经济发展、美好生活融合,培育了一批知名文化企业和文创品牌。众所周知,《哪吒2》的制作是一个大工程。大手笔、大制作的背后,依托于成都这个大市场、大IP——可可豆动画承担核心剧本开发,艾尔平方负责三维场景渲染。除此之外,墨境天合、成都千鸟文化等也积极参与到电影特效、配音等多个环节。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典范,也是成都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内容产业,科创作品具有强烈的IP属性。以“哪吒”为名继续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创新为要继续汇聚发展新动能,就能擦亮成都的城市IP:这里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不仅是文化的,也是科技的。
在导演饺子的眼里,电影制作“没有捷径,只有死磕”。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来说,同样如此。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哪吒 2》票房都快奔着 142 亿去了,这也太牛了
原来哪吒精神不只是热血反抗,还有对好多东西的反思,导演太有想法了
饺子用 18 年逆天改命,太励志了,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吧
成都能孕育出《哪吒 2》,靠的就是那些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么多成都的公司参与《哪吒 2》制作,成都数字创意产业以后肯定更牛
把文创和城市发展融合起来,成都这招真妙,以后好作品肯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