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2025年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根据国家电影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月5日9点,2025年春节档以95.1亿元的总票房圆满结束,刷新中国电影史上春节档的最高票房纪录;观影总人次超过1.87亿,同样刷新中国电影史上春节档的最高人次纪录;此外,还创下连续7天单日票房超过12亿元的新纪录,被誉为“史上最强春节档”。
在春节档影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在票房和评分上均领先于其他影片,仅用9天时间便迅速攀升至中国电影史票房榜首,将中国电影带入70亿元时代。该片成为全球电影史上第63部票房超过70亿元人民币的影片,打破好莱坞影片在70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垄断地位,并被多个数据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可能突破100亿元。
紧随其后,《唐探1900》收获22.78亿元的票房。《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9.98亿元的票房位居第三。《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分别位列本届春节档票房排行榜第四至第六位。
2025年春节档的6部影片均具有一定的IP影响力,涵盖动画、喜剧、悬疑、战争、武侠、奇幻等多种类型,为观众提供了强视效呈现和多主题表达,满足了观众对高质量电影的期待。
系列化:强劲IP占据主导位置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电影创作繁荣的目标,并倡导发展具有品牌效应和系列化特征的电影作品。系列电影在主题、人物塑造、情节风格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是电影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经过多年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电影业正将系列化生产作为当前探索的重要方向。观察本届春节档期的电影市场,以IP为核心的电影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多数作品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成绩显著的强劲IP。
《唐探1900》作为《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前传,以《排华法案》为背景,聚焦19世纪末期华人在美国的生存挑战,不仅补充了“唐探宇宙”系列的历史细节,还巧妙地预设了未来系列作品的发展脉络,从而构建了一个更为宏大且完整的“唐探宇宙”。
《哪吒》系列电影坚持“家庭友好”的路线,引领技术革新,并激发各年龄段观众的内在热情。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所积累的良好口碑和人气,加之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精准满足了春节档期观众的广泛需求,共同造就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一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爆款。
《蛟龙行动》作为林超贤导演“行动”系列的新篇章,通过一种深海“太空歌剧”的手法,为军事题材电影开辟新的可能性,并刷新了“行动”系列所塑造的“中国式英雄”形象。
《封神》系列电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大众化和影像化转化的中国式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作为三部曲的中篇,以西岐保卫战为核心,既继承了第一部的铺垫,又为第三部的剧情和格局奠定了基础。
过去10年间,《熊出没》系列电影凭借稳定的品质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从最初的电视儿童剧集,发展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超级国民IP。今年的《熊出没之重启未来》被誉为科幻系列的终结之作,以废土末日的未来风格探索人性的深层含义。
工业化:中国式想象的无限可能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技术紧密相连。随着大数据、云计算、AIGC、元宇宙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技术在多方面得到加速更新与创新。
2025年春节档电影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无论是宏伟的战争场景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奇幻世界,强大的视觉效果成为吸引观众步入影院的关键因素。
相较于前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多个方面对“哪吒”系列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与突破,甚至可以说重新定义了中国动画工业的基准。影片中三大龙王的降临、数以万计的海底妖族如血色瀑布般从虚空裂口倾泻而出的壮观场面,以及妖族身上万条锁链的细节,都令人惊叹不已。
军事战争动作片《蛟龙行动》将视角聚焦于核潜艇,堪称中国首部以核潜艇为主题的大片。影片中包含超过50个场景,设计了16种以上的潜艇武器。剧组以1:1的比例精心打造了4艘潜艇的置景,其中最为重要的龙鲸号潜艇置景长达120米,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影片中许多镜头是以往大片中未曾出现过的,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为拍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的重头戏西岐保卫战,片方使用真实材料1:1复原了一个面积达200亩的西岐城。后期制作历时一年半,用于在银幕上实现墨麒麟、雷震子、殷郊法相等高难度的数字生物和角色。电影工业的进步,使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得以从想象中跃然于现实,展现了神话的魅力和中国式的想象力。
民族化:精神还乡和文化寻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必须坚守文化特色,致力于文化自信,并遵循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2025年春节档电影虽然在题材和背景上各具特色,但它们共同追溯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情感,展现了对中华文明根源的真挚探寻与热情。这些作品通过多样化的叙事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它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实现了跨越时代的对话与融合,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引领着华夏儿女的精神回归和文化寻根。
《唐探1900》作为“唐探”系列的关键转折点,采取深入探究而非表面展示的态度,拒绝对表象的浅尝辄止,而是深入历史,重现北美早期华人社群的生活状况和历史真相。这使影片在侦探推理和幽默喜剧的框架之外,获得对家国情怀的深化,重塑了超越银幕界限的家国情怀。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赋予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崇高形象。《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紧紧把握这一精神,使电影主题超越传统武侠片中对江湖与庙堂间人心争斗的描绘,提升至对民族大义的深刻探讨,赋予影片浓厚的现实意义。
《蛟龙行动》讲述中国武装力量在执行跨国任务时,履行使命、守护和平的英雄事迹。影片进一步拓展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其中的人本性体现了主流价值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中国性则彰显了主流价值观中国化的本质特征。通过这样的叙述,影片提升了新主流电影的思辨价值。
回望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各影片均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展现其独特优势与亮点,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进而推动春节档票房达到新的高度。
在票房盛宴的背后,我们应保持冷静的思考,诸如女性角色的工具化、口号式的价值传递以及依赖流量明星等现象,仍需深入探讨和解决。尽管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但“内容为王”的原则始终不变。2025年春节档电影作品为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明确方向,中国电影也将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王雪梅,四川传媒学院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视协评论专委会副主任。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