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地处大别山区的宿松县趾凤乡南冲村就显得冷寂,村民们没事都窝在家里避寒。但在11月27日下午,村里渐渐热闹起来,20多名村民聚集在文化广场的戏台旁,等待着好戏开场。橙黄橘绿,管弦吱呀,清音悠扬,将墙头、屋脊、树梢涂抹上一层暖意,村庄迎来闹嚷嚷的冬日消闲时刻。“一誓做个布衣官、二誓不贪一纹银、三誓忠心为百姓……”文南词保留剧目原创经典小戏《盘箱》幽幽唱响。台上唱得热闹,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台下听得热闹,悲喜交织,鼻酸泪流。
一
文南词因剧种主要声腔为“文词”和“南词”而得名。这个稀有剧种,已在皖、鄂、赣等地流行300余年。
距离宿松县城10公里左右的佐坝乡龙门村虞松峦屋场,相传是宿松文南词的发源地。清朝中叶,文南词流入宿松,与当地的灯会歌舞、民歌小调、断丝弦锣鼓等民间音乐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腔调戏韵。清朝有诗写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文南词当时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打心眼里的喜欢跃然纸上。
1931年,民间艺人虞正兴在虞松峦屋场创建宿松第一个文南词戏班,尔后宿松许岭、复兴等乡镇的文南词剧团也相继成立,“民间流传的曲艺”转化为“舞台上的戏剧”,承载着方言声腔的手眼身法步,代代传承。2006年,宿松县文化部门搜集文南词声腔艺术相关资料,申报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文南词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74岁的高荣生是文南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多岁时就关注文南词,这些年来,陆续收集、整理了众多文南词的资料,并创作改编了多部文南词大小剧本。文南词传承创新,他是历史的见证人。
“文南词又被称为‘黄梅戏的姊妹腔’,如今黄梅戏发展成‘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妇孺皆知的戏曲奇卉,文南词的发展则显得暗淡许多。”高荣生说,“究其原因,还是文南词‘老了’,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村民围坐看大戏。(宿梅 摄)
二
古曲传韵唱新声,老树才能抽新枝。
在宿松县黄梅戏剧院的排练室内,文南词大戏《云楼会》正在紧张排练中。“这场戏是县里重点文化支持项目,我们前前后后准备了1年多,准备12月份首演,期待能得到观众喜欢。”宿松县黄梅戏剧院演员、《云楼会》主演吴海荣说。
文南词剧目《风雪寒梅》剧照。(宿梅 摄)
“新戏,是戏曲永葆年轻的关键,为了让这部戏符合当下审美,吸引年轻的受众,我们特意找了北京一名青年导演执导。”吴海荣介绍。
当古老戏曲遇到“90后”导演,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主演吴海荣感触颇深。《云楼会》中有场戏是女主假怀孕,按传统的处理方式,会在衣服里塞入一些红绸缎,让演员腹部看起来微微隆起,但是现在的处理是将红绸缎系在衣服外边。
“我们开始觉得不美观,女主角看起来很臃肿,但是导演觉得,剧情就需要这样的呈现方式,而且最后加入了舞蹈的元素,一个巧妙的转场后,红绸滑落,瞬间就有了不一样的观感。”吴海荣说,这出新戏,不仅是表现形式,在唱腔、伴奏、排演节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尝试,吴海荣和同伴们要在舞台上展现文南词更生动现代的审美情韵。
近年来,宿松县创大戏、编书籍、录光盘、编教材,开展一系列专场演出和培训,设立县非遗保护中心和文南词传承基地,建成宿松县非遗文化馆,为文南词的传承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宿松黄梅戏剧院演员们正在排练文南词。(宿梅 摄)
三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先出人,再出戏。宿松黄梅戏剧院采取订单培养方式,招聘了15名年轻演员,平均年龄在20岁。“在学校,他们学基本功,寒暑假时,我们就把他们接到院团来学文南词。如今,不少人已经在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吴海荣介绍。
今年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宿松黄梅戏剧院的“00后”演员朱凌燕凭借对文南词剧目《玉簪记·陈姑追舟》的精彩演绎,成功摘得“小梅花”奖。
地方戏曲艺术长青,观众是土壤,培养年轻观众是戏曲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宿松县持续开展文南词非遗文化进校园、“濒危剧种(文南词)”演出活动等,让文南词携带的民俗乡韵,植入下一代的血脉中。
中央电视台2018年曾拍摄名为《深闺倩影待人识》专题片,记录下这一国家级非遗瑰宝生生不息的民间艺术审美与创造力,而今文南词在保护中传承发展,迈出深闺觅知音。
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既有流行区域广泛的剧种,像京剧、黄梅戏、豫剧等;也有流行于较小区域、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稀有剧种,像文南词。“小孤山,青又青,江水滔滔浪千层……”当胡琴鼓点再起、曼妙唱腔飞扬,留住的是生动鲜活的地域文化、历史记忆,留住的是多姿多彩中华戏曲中的绚丽一页。
来源:安徽日报
策划:吴晓征
文案/拍摄:陈成 高燕
剪辑:关敬生 张勇
编辑:王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