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心在网上找个人哄、睡不着连麦找人唱歌、起不了床订个叫醒服务……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网络平台上销售的“情绪消费”服务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
所谓情绪消费,主要包括网络平台上销售的情绪消费服务,包括倾诉、叫醒、陪聊、哄睡、安慰等等不同类型。
电商平台页面显示,各类“倾诉、叫醒、陪聊、哄睡、安慰”等服务价格从1元至上百元不等,但部分网店销量极高。
此类服务消费价格差异很大,比如有店铺的陪聊人员分为“盲盒、金牌、男女神、首席、锦鲤和翘楚”不同级别,级别越高价格越贵,此外还分不同服务时长,从消费15分钟到包周都有,有的店铺包月的费用最高达3万元。
收费高达1314元/天,“哄睡连麦”服务靠谱吗?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睡眠疾患诊疗中心主任陈宇洁表示,“哄睡”“助眠”市场良莠不齐,其专业规范性不够,大家谨慎为之。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情绪消费服务项目销量惊人,但是个人隐私泄露,价格、服务不明确、不透明等风险和问题存在。部分商家甚至存在“打擦边球”,明确提供违法违规的涉黄服务。
法律界人士认为,消费者应警惕情绪消费服务可能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如果有心理疾病,建议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对症下药;"下单"前需要仔细辨别,明确相应的服务流程、计费标准等,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隐私。
针对记者调查发现的各类风险以及涉黄违规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胡钢指出,“情绪消费”行业的发展必须在规范中进行,平台方、监管部门等需要多方发力。
针对在“情绪消费”服务中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亟需治理整顿加以引导,需要平台方、监管部门等多方发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定情绪商品和服务的合法边界,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有效的投诉和预警机制。同时,商家要认识到,在新的消费场景里抓住消费机遇、激发消费潜能的前提是遵守规则、尊重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情绪消费”行业可以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光明网、人民网、消费日报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