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何开鑫 中国书协草书专委会委员
主办:川报集团驻自贡办事处
自贡市作家协会
自贡市微型小说学会
自贡盐商文化研究会
自贡文苑
飞龙探春
杨国琼
又到了探春的时节,菜籽花一如往年的盛开;它以集结地域最宽广、田野、岭上作布局、东西南北为接壤,然后抖擞清一色的纯黄,灿烂群山,汇成汪洋花海,除了抢人眼球外,还强调了一个关键词:我的季节、我任性……
出游三月的乡村,游目怒放的花海,采一枝春色作存念,留影丛林栅栏,赏桃花红、梨花白,这对于城市居人,满足苟安闲散的生活模式来说,无异是一次视觉刷新的体验,一次重启生活目标的动力。而对于身负使命的文人墨客来说,更是他们积累素材,填格抒意的最佳创作期。他们或组团出行,或独自一人,行走河湖陆地,追根溯源,采风书写,为历史作批注,为地域写建设,为自然风光抒情歌,为俱往矣重塑更多风流人物……可谓一路记载,也一路艰辛。
我们此行目的地是富顺飞龙镇,飞龙镇位于县城东南部,以陆路计,距县城五十二公里,因分别与南溪县、江安县交界,有一步跨三县之称。飞龙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飞龙人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副业,自给自足,日子相对富足。解放前,境内盛行佛教文化,建有庙宇十余座。新中国成立后,部份拆除,部分建了学校,现仅存有飞龙观遗址和功德碑,路人经过,还依稀可见部份人名和“千秋不朽”等少数刻文。
我们一行十余人,三个车载,一路上说笑观景,十分惬意。乡村空气清新宜人,从车窗望去,峰峦环抱,空谷深涧百花绽放,鸟语花香,此时有春雨从天空飘洒下来,无形中又增添了几分浪漫的雨中佳趣。乡间小路上,偶尔有几个农人,几个游客穿梭经过,也让人真实地感觉到古朴的田村风味。路途中,唯有汽车显得比较多,但在几米宽的水泥公路上显然都跑不快,各色车辆围绕着我们前后起伏,亦步亦趋,时有间距。这种氛围,让我想起了诗人杜甫出游时,曾用过的一句形容词“车辚辚,马潇潇”想来就是如此意境吧。
此行曾与飞龙的诗人余潇来有过预约,说是大家顺道去看望他,相约一起采风。余潇本人在诗文圈子里坚持创作几十年,年龄奔七了,是一名创作积累丰富的资深作者。若论出版集子,至少有三部之多,他的作品在本土上时有发表,却听说他极少往外投稿,或许是他淡泊名利,又或许因为他居住飞龙,离县城较远,有诸多通讯上的不便。加之他在当地又是一名术业有专攻的医生,虽说他非常有诗心与才情,但他有非常多的病人,他得忙碌……
我认识余潇是在文化馆开会,几次同桌吃饭,我的拙作发表,他时有点评和交流,就彼此熟悉了,我对他深爱文学的情结、常常不辞劳苦,到县城参加活动的这种态度非常认同,对话中印象比较好。我觉得:首先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好听、好记、好寓意的名字,并且他自身气质也显得很书生气,他着装洁净,头发染得漆黑,说活声音小,语速慢,一副不谙红尘、守拙安静的样子。他看似受限于固定环境,无法在文化圈子里挽起袖子干,但在他自己的小天地里,却很精心,很随性的展示了自己的诗心与诉求。余潇有一栋小楼,不是特别豪华,但坚固实用,小楼建在蜂窝村一个风水好,交通便利的地段,楼房的内墙壁与外墙壁上,无一遗漏的,全部彩绘了他自己所欣赏、所崇尚的典故与名画名诗,并且这些技能全是自己来,看不出任何一个专家染指的痕迹。我揣想,这是他的王国,由得他做主。再者说,各类艺术都是一种很主观的鉴赏,所以观点与价值就只是见仁见智了。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文化墙寓意深远,图案鲜活,文笔功夫很触动人心,他让你看到了一个典型的,处处构建自我世界的田园诗人形象。我暗自想,他应该是一个很纯粹的诗人,他只是想把自己的爱好,找一个可以安静发泄的地方,何况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些无形的东西需要维护,需要氛围。因此,这些自创图文的背后,除了延伸他的文学梦,也有他与文学浑然一体的灵魂。在当今社会,在许多人眼里,诗歌终究是小众的,但人有奇志,岂可空老林泉,所以但求凡事随心、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作一个问心无愧的自己就好了。只不过对于余潇,我也有替他感到惋惜的地方。我认为,在他有限的生命季节中,文学创作应该是他很享受的一抹阳光,却被看似无形的窗帘隔开了,他似乎只能枯守在原地,锦衣夜行地度日子,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古人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春天的飞龙处处是景,目不暇接,于是我们一行人钟情一个名叫“梨花王”的景区,正所谓:刚过了粉词的桃池,又换一幕炫耀的梨花!“梨花王”座落在飞龙旁边的红岩腹地,个农家庭院前,突兀的耸立着一颗硕大的,盛开着圣洁梨花的“梨树王”。它高八米,粗皮保护下的躯干需二人合围,因资历久远,活了320余岁,又被载入了《中国古木名录》。自古以来,梨花都有自己专属的花语,它有支撑如伞的壮阔,有静态呈妍,动态硕果的非凡姿态,它不仅造福人类,也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形象。更有无以数计的名家、诗人,写了无以计数的赞美诗文留存于世。我们在场的所有人,在“梨花王”的魄力感染下,都用自己的语境表达欣喜,也无一例外的纷纷跑到梨花树下拍照,在赞叹,瞻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被拿了魂……我也想到了一句诗来应景:在你的季节,没有什么能遮住你的容颜,盛开吧,梨花!
游历江河山川,对现代中国人来说,已然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运动,我当然也乐享其中。古人曾经的“伐木取径,策杖独步”我是感受不到了。现代人坐车观景,可乘兴停留,视觉多变,视野开阔,也是更具新颖的别有风味。数小时内,便能饱览数百里景观,这篇探春文字中,所见所闻,只花了一天时间。
杨国琼,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理事,富顺县作协副主席。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