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蔡惠兰

“你好,这是你购买的外卖,你看看食安封签有没有破损,请您最好在两小时之内食用,超过时间没吃的话,请尽快放冰箱保存,避免变质浪费。”11月4日,身穿志愿者服的骑手何登利将外卖交给客户,这是泸州“泸小麒”食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外卖骑手‘侦察兵’‘监督员’‘宣传队’的作用,正在向客户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图片由泸州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近年来,泸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思维,积极构建了立体式的志愿服务体系,旨在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和监督,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

专项化志愿服务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

“我被仁泸县市场监管局聘为‘泸小麒’,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责任。”何登利不仅是泸县饿了么的一名外卖骑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入了“泸小麒”队伍,发挥了“侦察兵”式的食品安全监管作用,接受过专业食品安全业务培训,让他对食品安全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明白其重要性。

从最初的取了餐就走,到现在主动履行自己的监督义务,对日常送餐中发现的食品安全轻微问题及时向商家反馈并报告给外卖平台,涉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和线索及时报告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处置。“我平均一天要派送食品40单左右,这些食物都由我亲手送到顾客手中,我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保障食品安全。”

据了解,今年以来,泸州市有2500余名外卖骑手接受了专业的食品安全业务培训,骑手携美食“上门”,送知识“入户”,依托“泸小麒”程序码,开发违规行为“一键举报”功能,上报安全隐患事件60余起、提供违法案件线索20余条、协助纠正餐饮店违规行为130余次。

专业化志愿服务  校地共建培育食安新力量

“ 如果是适量喝酒,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适量饮酒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近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川酒学院的“食安特派员”走进江阳区黄舣镇黄桥社区、酒谷湖社区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从酒文化历史,白酒基本香型,饮酒利与弊三个方面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强调过量饮酒后如何舒缓不适的方法,保护大家的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自纳溪区成立智汇云溪食品安全技术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川酒学院选派懂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且政治素质过硬的食品专业师生100人组成食安特派员队伍,积极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完成纳溪区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实行食安特派员与村(社区)干部互助联动,每个村(社区)每年不低于2次食品安全指导;与小微企业结对帮扶,目前已完成同30家生产单位、30家流通单位、30家餐饮单位的结对派驻。指导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20余次,帮助“一大一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隐患22个;助力打造了肖氏手工泡糖、渠坝豆腐干、上马月饼等5家地方特色名小吃,协助手工作坊完成升级改造16次。

川酒学院教师康峻表示,通过校地共建培育食安新力量,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助力纳溪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完善,为泸州巩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贡献川酒力量。

系统谋划设计  立体式志愿服务确保“舌尖”安全

“近年来,我们经过系统谋划设计,泸州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在推进过程中,体现了高频化、层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泸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有专项化志愿服务、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同时还开展常规化食安志愿服务,构建了三重维度的立体式志愿服务体系,旨在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和监督,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

依托“志愿四川”志愿服务平台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万家”活动。今年以来,通过入户宣传、线上宣传、集中宣讲、农民夜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景区、进市场、进美食节、进居民夜校、进假期小课堂等活动1000多场次,受益群众20万人次。

泸州以创新的志愿服务模式,发挥着每一个角色的作用,共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安全共治网络。下一步,泸州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立体式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